琼田三万六千顷,七十二朵青莲开。
道人铁精持在手,啸引紫凤朝蓬莱。
龙子卧抱明月胎,须臾化作桃花腮。
嗟尔云槎子,何处忽飞来。
蓬莱之浅今几尺,黄河之清今几回。
云槎子,云是江上来,但知东方生,卖药五湖上,不知张使者,北犯七斗魁。
云槎子,吾与尔何哉,任公钓竿在东海,潮压桐江江上台。
琼田三万六千顷,七十二朵青莲开。
道人铁精持在手,啸引紫凤朝蓬莱。
龙子卧抱明月胎,须臾化作桃花腮。
嗟尔云槎子,何处忽飞来。
蓬莱之浅今几尺,黄河之清今几回。
云槎子,云是江上来,但知东方生,卖药五湖上,不知张使者,北犯七斗魁。
云槎子,吾与尔何哉,任公钓竿在东海,潮压桐江江上台。
这首诗名为《望洞庭》,作者杨维桢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琼田广阔如海,七十二朵青莲盛开,道人手持铁精,引来仙鹤降临蓬莱仙境。龙子怀抱明月,转瞬变为美丽的桃花。诗人惊讶地询问云槎子(可能指仙人或访客)从何而来,暗示蓬莱仙境的神秘与变迁。接下来,诗人借问及黄河澄清的次数和云槎子的来历,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提到任公子的钓竿在东海,以及潮汐压过桐江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壮丽的赞叹。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