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灵术,得之者惟君。
筑炉地区外,积火烧氛氲。
照海铄幽怪,满空歊异氛。
山磨电奕奕,水淬龙蝹蝹。
太一装以宝,列仙篆其文。
可用慑百神,岂惟壮三军。
有时幽匣吟,忽似深潭闻。
风胡久已死,此剑将谁分。
行当献天子,然后致殊勋。
岂知丰城下,空有斗间云。
天地有灵术,得之者惟君。
筑炉地区外,积火烧氛氲。
照海铄幽怪,满空歊异氛。
山磨电奕奕,水淬龙蝹蝹。
太一装以宝,列仙篆其文。
可用慑百神,岂惟壮三军。
有时幽匣吟,忽似深潭闻。
风胡久已死,此剑将谁分。
行当献天子,然后致殊勋。
岂知丰城下,空有斗间云。
--
--
--
--
--
--
--
--
--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赠剑客李园联句》。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和仙道气息的诗句,描绘了一把神剑的非凡与独特,以及它所象征的力量和使命。
"天地有灵术,得之者惟君。筑炉地区外,积火烧氛氲。照海铄幽怪,满空歊异氛。山磨电奕奕,水淬龙蝹蝹。太一装以宝,列仙篆其文。" 这几句诗描绘了剑的灵性和它的锻造过程,是在一个神秘的环境中,用特定的仪式来锻造这把剑。"得之者惟君"表明只有君子或者有道德的人才能获得这把剑。
"可用慑百神,岂惟壮三军。有时幽匣吟,忽似深潭闻。风胡久已死,此剑将谁分。行当献天子,然后致殊勋。" 这几句则强调了这把剑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慑服百神,即使是壮大的三军也可震慑。此外,诗中还提到剑有时会发出幽深的声音,如同从深潭中传来。最后几句表达了这把剑应该献给天子,然后才能得到殊勋,即特殊的荣誉和奖赏。
"岂知丰城下,空有斗间云。" 最后一句诗则是对前文的总结或反思,也许是在说即使有这样非凡的剑,但在广阔的世界中,它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像丰城之下,只有一片孤独的云彩。
这首诗通过对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力量、道德和使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神仙幻想元素。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
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阿谁倩、天女散浓香。
十分熏透霓裳。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
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情伤。
忆佳人、执手诉离湘。招蟾魄、和酒吸秋光。
碧云日暮何妨。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