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纳凉的生活图景,充满了对清闲和静谧生活的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变化来烘托自己的心境。
开篇“木槿花开畏日长”,木槿花在炎热的夏季绽放,其香气浓郁,似乎能让日光变得柔和。紧接着“时摇轻扇倚绳床”,诗人躺在床上偶尔摇动着一把轻巧的扇子,这个画面展现了诗人夏日里悠闲自得的情景。
接下来的“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则是对自然界细腻描绘。初晴之后,草木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而连续的阴雨让墙壁上的苔藓变得更加鲜活。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中,诗人借用“十旬河朔”和“八柱天台”来描绘一个避暑的理想之地,这里有着清凉的空气,可以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最后,“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在没有繁杂事务干扰的情况下,他更能体会到安静的美好。深深地卷起纱窗的帷幕,吟咏着流水潺潺的声音,这是诗人在避暑纳凉中的心境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享受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
旧日西林景不同,杖携瞻仰桂坡公。
亭台觅遍藤萝径,岛屿存疑造化功。
壑底水穷青嶂外,人间力尽绿藤中。
草迷两岸痕将委,松映双溪色尚葱。
鹤径讵从今岁废,稻粱回想去年丰。
云横翠岫何时雨,叶舞前溪几处枫。
岭际有声知宿鸟,阶前逸响识寒虫。
数杯茶罢归来晚,踏月兴歌□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