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七首·其一》
《秋怀七首·其一》全文
元 / 汪珍   形式: 古风

握中有孤竹,奏竹鸾凤吟。

聘俗俗不喜,持归故山岑。

歌居折杨花,倾耳众口瘖。

乃知扬子云,空草五千文。

龟龙困蝘蜓,嘲诮何纷纭。

酱瓿真可覆,嗟嗟徒尔勤。

(0)
鉴赏

这首诗《秋怀七首(其一)》由元代诗人汪珍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偏见与个人追求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首句“握中有孤竹,奏竹鸾凤吟”,以“孤竹”象征独特之物或个人,而“鸾凤吟”则寓意着这种独特之物的高雅与不凡。诗人手中握有的“孤竹”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同鸾凤般发出美妙的吟唱,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独特个性的坚持与追求。

接着,“聘俗俗不喜,持归故山岑”,表达了诗人将这份独特带入世俗社会时遭遇的不理解与排斥。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将其带回“故山岑”,即回归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我认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精神风貌。

“歌居折杨花,倾耳众口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俗非议时的态度。他选择在自己的居所中歌唱,不为外界的议论所动,甚至让众人的声音变得无声,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自信。

“乃知扬子云,空草五千文”,借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文字与思想价值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文字的数量,而在于文字背后的思想深度与情感真挚。

“龟龙困蝘蜓,嘲诮何纷纭”,通过对比龟、龙与蝘蜓的形象,讽刺了世间的种种偏见与嘲笑,强调了个体独特性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偏见时应有的态度。

最后,“酱瓿真可覆,嗟嗟徒尔勤”,以酱瓿(古代盛酱的容器)比喻个人的努力与成就,感叹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被忽视或误解。但同时,这句话也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即使面对困难与不公,也不应轻易放弃,而应继续坚持自我,最终或许能被理解与认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独特性、自我坚持与社会偏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汪珍
朝代:元   字:聘之   籍贯:宁国太平

宁国太平人,字聘之。博学工诗,隐居黄山下,时称南山先生。有《南山先生集》。
猜你喜欢

碧落静无云,秋空月有明。

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0)

再赋·其二

郁郁金舒柳,青青黛染槐。

繁阴庭侧柏,碎绿井中苔。

雨漏芦檐破,风薰草意回。

陟釐题短句,自洗笔头灰。

(0)

晚集城楼

高楼百尺修木尾,对面南山翠相倚。

凭栏谈笑青云里,秋标摩空日色死。

海风萧萧东万里,吹襟洗鬓清如水。

下视黄埃浊波起,车马纷纭只蝼蚁。

(0)

立秋日呈梦锡

今日才立秋,凉风已萧瑟。

我不感时节,念子行有日。

忆初同赴官,相后惟一月。

子先脱然去,我独不得发。

江边舍未还,汴上生计足。

古之仕为荣,今则富者福。

子随鸿鹄高,我恋升斗食。

岂徒别离悲,更有长太息。

(0)

赠天竺聪道人

完完明月珠,蓄彼万丈渊。

径寸不可睹,馀辉媚清川。

道人实有道,胶口默不传。

心闲气自和,眉宇常蔼然。

邦人昔致师,欲以居法筵。

文移动帅府,礼数端亦虔。

冥鸿避网罗,矫翼从高骞。

朅来灵山隅,圆蒲味深禅。

盛德不自显,与物同周旋。

儿曹恃文采,毫末争丑妍。

相逢广坐间,肯顾斯人贤。

茫茫大化中,浮名暂腥膻。

吾知道人意,反汝生哀怜。

(0)

淮上·其二

今夜沙头月上迟,小萤零碎傍船飞。

可怜光彩虽无限,何似婵娟一寸辉。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