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姑苏吴文刚中和堂》
《题姑苏吴文刚中和堂》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吴君有道者,隐处入松陵。

堂构中和在,人将太古称。

箕裘今奕叶,簪绶世飞腾。

榻有留徐稚,门多候季膺。

兴来书满案,欢极酒如渑。

山水长招隐,琴樽或聚朋。

桃溪春涨小,笠泽晚波澄。

芳草帘频捲,孤云几独凭。

松江全带雨,苕水半流冰。

琳馆闻霜磬,香台见夜灯。

茆亭深絓月,雪洞尽垂藤。

贤圣惟心到,乾坤一气凝。

仲尼嗟已远,兹道更谁徵。

(0)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题姑苏吴文刚中和堂》描绘了一位有道之士吴君的隐居生活。首联“吴君有道者,隐处入松陵”点出主人公的高尚品格和隐逸之地。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吴君的居所与人品,堂构中正和谐,人们以太古之风称赞他。

诗中提到家族传承的美德,“箕裘今奕叶,簪绶世飞腾”,暗示家族世代显赫。吴君的交友广泛,如徐稚、季膺这样的贤者常来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读书写字、饮酒作乐,与山水相伴,有时还邀请朋友聚会。

“桃溪春涨小,笠泽晚波澄”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而“茅亭深絓月,雪洞尽垂藤”则展现出宁静雅致的居所环境。诗人强调内心的修养,“贤圣惟心到,乾坤一气凝”,认为真正的贤德源自内心。

最后,诗人感叹孔子之道虽远,但希望这种精神能在吴君身上得到延续,表达了对吴君的敬仰和对道德风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酬柏侍御答酒

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
这度自知颜色重,不消诗里弄溪翁。

(0)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
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
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
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
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
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0)

促刺词(一作促促行)

促刺复促刺,水中无鱼山无石。
少年虽嫁不得归,头白犹著父母衣。
田边旧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鸡飞。
出门若有归死处,猛虎当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门,在家谁唤为新妇。
岂不见他邻舍娘,嫁来常在舅姑傍。

(0)

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0)

北邙行(一作北邙山)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
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0)

寒食(一作张籍诗)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