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
《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画工执笔已心游,稍稍蘅皋引杜洲。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

天生贤者非无谓,官遇明时未易休。

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

(0)
注释
画工:指画家。
执笔:握笔绘画。
心游:精神投入。
蘅皋:长满香草的水边之地,代指诗情画意。
杜洲:杜甫所描绘的景象或意境。
堆案:堆积如山的文案。
烦文:繁重的文书工作。
倦暑:在炎热中感到疲倦。
新意:新颖的想法或景色。
天生:上天赋予。
贤者:有才能的人。
官遇:仕途遭遇。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易休:轻易停止。
怒飞:忙碌不停。
朝暮事:日常事务。
丹青:绘画艺术。
淹留:长时间停留。
翻译
画家挥毫之际已神游其中,渐渐地,他的创作引领着画面走向杜甫的诗境。
堆积如山的文书使他感到疲倦,然而窗外的新景色却让他突然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上天赋予有才德的人并非徒劳,但在明君当政的时代,他们也未必能轻易停歇。
他担心自己因忙碌而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艺术创作,因为一幅精美的画作很难长久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观赏一幅山水画时的心境和情感。

“画工执笔已心游”表明画家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与想象融入画中,观者也随之沉浸于这片虚构的山水世界。“稍稍蘅皋引杜洲”则描绘了画中的景色,可能是轻轻地勾勒出远处的山峦或岛屿。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两句展示了诗人在忙碌的官职生活中仍不忘关注文学创作,尽管工作繁重、炎热难耐,但一有新的灵感便如秋风般清爽。

“天生贤者非无谓”表达了对天赋才能者的赞美,他们并非无为而治。紧接着的“官遇明时未易休”则是说在得到明君赏识、身居要职之时,不能因功成而懈怠。

最后,“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政治变迁的担忧,以及对艺术永恒价值的珍视。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画家使用的颜料,而“难得久淹留”则是说真正好的艺术作品难以长久保存。

整首诗通过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和政治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其三十九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

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0)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其八

郡邑贪残固合诛,衅端繇尔复何如。

官军可怖无轻敌,直恐微躯不足锄。

(0)

田家即事八首·其二

十载溪山梦,一川桃李花。

春深犹是客,几日定还家。

(0)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举·其二

公乎不为文,为必行于代。

诵习孰其人,儿童兼老辈。

(0)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其十一

频登采芹亭,所乐非山水。

君今去我东,愁绝重来倚。

(0)

夕庵观吴寿宁画

樛木蟠崖错节深,拍天风浪捲江心。

有人来问夕庵境,万里孤云无处寻。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