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敷德化,万国凛王章。
致乱伊谁咎,安危庙算长。
舆图全盛日,宵小敢跳梁。
应瘽如伤虑,哀矜慰善良。
九重敷德化,万国凛王章。
致乱伊谁咎,安危庙算长。
舆图全盛日,宵小敢跳梁。
应瘽如伤虑,哀矜慰善良。
这首诗《闻警(其一)》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与对人民福祉的关怀。
首句“九重敷德化,万国凛王章”描绘了君主施政的宏大格局,九重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敷德化意味着推行仁政,万国凛王章则表明了天下臣服于王者的法律与威严。这样的开篇,既展示了君主的崇高地位,也预示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然而,“致乱伊谁咎,安危庙算长”两句转折,提出了对国家可能面临的动荡不安的担忧。致乱的原因未明言,但“庙算长”暗示着决策者在规划国家未来时需谨慎考虑,避免潜在的危机。
接着,“舆图全盛日,宵小敢跳梁”对比鲜明,前者赞美国家曾经的辉煌,后者则警告那些试图破坏这种和平与繁荣的小人。这里“宵小”比喻那些暗中作乱的小人,他们胆敢在国家强盛之时挑战权威,预示着潜在的威胁。
最后,“应瘽如伤虑,哀矜慰善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应瘽如伤虑,意为应对可能的灾难如同对待伤痛一样,显示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哀矜慰善良,则是希望以悲悯之心安抚民众,给予善良的人们以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忧虑,更展现了其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中庭烧檠多更长,金缸列钱绕屋光。
红荧朱烬耿欲灭,酒酣试问西堂凉。
美人矜醉炷罗带,照拂氍毹铺绣床。
东邻少年曳裙客,收束韦编二三策。
呻吟佔毕短檠空,光青夜寒秋月白。
佳儿在后翁在前,轰雷震起双龙眠。
凤膏不复延骄恣,绿幕绡红烟扫翠。
短檠犹照旧时人,翻惜长檠便沦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