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元》
《中元》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0)
注释
初秋:指刚进入秋季的初期。
平楚:平原上的树木丛生地带。
斜曛:傍晚的斜阳。
暑气:夏季的炎热气息。
昏月:被暑热影响而显得暗淡的月亮。
砧声:古代妇女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
华灯:华丽的灯笼。
浮白水:倒映在水面的灯光。
老衲:年长的僧人。
冥文:佛教的经文或冥想时的默念。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儒书:儒家的经典著作。
未闻:未曾听说。
翻译
初秋的夜晚来临,广阔的原野披上斜阳余晖。
酷暑使月亮暗淡,远处的捣衣声穿透云层传来。
明亮的灯火映照在水面,老和尚诵读着深沉的佛经。
别提什么中元节了,我还没听说过儒学书籍中的相关记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初秋夜景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境,初秋之夜,天空中挂着淡淡的云彩,月亮也被轻薄的云层覆盖,显得有些模糊。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氛围。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暑气尚存,但已经不能完全遮蔽月亮,只是让月色变得有些朦胧。而远处的砧声(可能是农夫晚间捣米的声音),穿透了云层传来,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气息。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华丽的灯火在宁静的水面上投射出倒影,环境异常寂静。老僧在这样的夜晚诵念经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宗教氛围。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怀念和敬仰。在中元节(鬼节)之际,人们通常会谈论有关魂灵的故事,而诗人却对自己未能深入了解儒家经典表示惋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咏史六首·其二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一乘鸱夷舟,永钓沧江浔。

当时何磊落,洒斝净吴氛。

功成不就赏,高节迥不群。

世路有昏惑,白日生玄阴。

他人方寸间,山海嗟浮沉。

振翼凌云汉,罗者安所寻。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歆。

(0)

立春后一日微雨

蔷薇过雨绿阴浓,已报新年花信风。

午睡醒来帘半捲,数声啼鸟画墙东。

(0)

厓山怀古

玉辇宸游不复归,荒山空葬旧龙衣。

暝烟时带旌旗色,王气犹馀草木辉。

厓海精灵终不散,吴门宫阙已全非。

中原今遇清平日,万里燕云是帝畿。

(0)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其二

金陵佳气郁葱葱,太守堂前乐事浓。

紫阁黄扉春色好,白鱼青笋晓盘充。

孔庭诗礼今重对,武邑弦歌即此风。

别后诗篇须寄我,秋来霄汉有飞鸿。

(0)

同陆月岩游十里庄喜太监寺

野寺依高柳,春流入乱畦。

山门初下马,丛薄乍闻鸡。

古柏枝全屈,新蒲叶半齐。

老僧迟客久,携手上招提。

(0)

学堂岭

系马振衣千仞屏,凌虚身世羽毛轻。

长天雨歇云容淡,远岛风来暑气清。

松鹤一声闻碧落,渔舟几点杳沧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