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枫叶外,秋逐一声来。
是日兼鸿雁,含风到越台。
浮云时踯躅,落月亦徘徊。
啸父知君是,相留傍酒杯。
萧萧枫叶外,秋逐一声来。
是日兼鸿雁,含风到越台。
浮云时踯躅,落月亦徘徊。
啸父知君是,相留傍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枫叶飘零,寒蝉鸣叫的凄美景象。诗人以“萧萧枫叶外,秋逐一声来”开篇,巧妙地将秋意与蝉声融合,营造出一种悲凉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是日兼鸿雁,含风到越台”,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肃杀之气,同时借鸿雁南飞,暗示季节更替,岁月流逝的主题。诗人通过“浮云时踯躅,落月亦徘徊”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细腻。
最后,“啸父知君是,相留傍酒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秋日里相聚饮酒的温馨场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友情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小白蘋香,打湖上鸳鸯,橹枝声细。
谁料逢君,又在他山此水。
甚抛了、熟鹭驯鸥,把轻衫瘦马,换却蓑袂。
官壶量盏,且缓剪江帆翅。
双台算程正远,但昏沙古岸,重重亭子。
晓星犹悬冷点,鸡声啼碎。挂芦藩、蜡飘秋泪。
早风铎、催人提辔。鞭影背雁,怕都是、凄凉诗思。
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时候将息。
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
三尺回纹藤枕,春来几与香云隔。淙淙急。
忽到耳边,都是萧瑟。千点榴红齐坼。
映湘妃竹槛,窗户纱碧。正逐妇鸠喧,引雏莺蕊。
只恨梦轻惊易醒,背斜阳听梅檐滴。花狼藉。
晚风带烟吹湿。
一湾河渚,喜幽庄不大。白石桥东翠筠锁。
把轩窗、齐拓梧叶阴浓,披细葛,日拥仙芸閒坐。
吴僮年十七,谱就新声,试听歌喉暗尘堕。
更上小沙棠,载酒寻鸥,醉便向、闹红深卧。
问果肯、全家此中浮,那水阁西偏,结邻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