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峰十二,一一向阳台。
闻说君王梦,曾逢神女来。
树色悽离恨,猿响抱馀哀。
至今云雨里,徒使后人猜。
巫山峰十二,一一向阳台。
闻说君王梦,曾逢神女来。
树色悽离恨,猿响抱馀哀。
至今云雨里,徒使后人猜。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巫山高》,通过对巫山十二峰的描绘和对传说中神女故事的引用,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感和无尽的哀思。首句“巫山峰十二,一一向阳台”,展现了巫山峰峦叠嶂的壮丽景象,仿佛每一座山峰都在向阳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接下来的“闻说君王梦,曾逢神女来”借用了楚怀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了爱情的短暂与幻灭,以及主人公对这段传说的共鸣。诗人通过“树色悽离恨,猿响抱馀哀”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树木的颜色似乎也带着离别的愁绪,而哀怨的猿啼声则增添了悲伤的音符。
最后两句“至今云雨里,徒使后人猜”,诗人感慨时光荏苒,神女的故事依旧在云雨间流传,但那份真挚的情感却只能让后人猜测,无法真正体会。整首诗以景寓情,含蓄深沉,体现了徐贲独特的诗歌风格。
何处惊人,猛抬头正是,玉手推窗。
盈盈半身欲度,云里衣裳。
粉垣高峙,碍东风、扑落余香。
看只有,无情杨柳,时时披拂明妆。
分付花骢解意,到留连人处,莫谩嘶忙。
知他恣情指点,意在谁行。
徐听小语,又风筝、搀响檐廊。
安得似,归飞燕子,随风挨入雕梁。
道人飞来朗风岑,玄都上下三青禽。
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
初见蜍精生月腹,前身捣药㜑娑阴。
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
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
天地心,何高深,八千岁,无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