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净无尘。
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
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净无尘。
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首句“丰草茸茸软似茵”,以“茸茸”形容草的茂盛柔软,犹如铺开的绿色绒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长松郁郁净无尘”,接着以“郁郁”描绘松树的茂密,且强调其环境的清静,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相逢尽道年华好”,在这样的环境中相遇,人们都感叹时光的美好,似乎这里的每一刻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和谐。最后,“不数桃源洞里人”,通过对比桃源仙境,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环境的幽美与内心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心灵归宿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阴阳示生杀,律法原铨衡。
三尺贵所持,淑问司邦刑。
议事固以制,亭疑慎斯矜。
官寺既建长,复置廷中平。
赭衣虑塞路,丹笔匪可轻。
贵踊忧岂细,泣隅涕偏零。
法密苦凝脂,象魏悬日星。
行看石阜中,深溪峭墙形。
释滞传古议,挈令扬主明。
乳虎纵噬人,博士动引经。
五覆毋重比,端心铭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