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忙,名园踏遍,笙歌迹如扫。
嫩荫开后,动白袷青鞍,游侣都好。
几时不到城南道。湖漘多弱草。
记旧日、小庭莺燕,因他憔悴了。
流苏步障更留人,盛衰翻下涕、洛阳年少。
杯待举,妖红湿微传风调。
回车觉、暖香入座,湘箔掩、花房眠乍晓。
恐逗起、一眶幽恨,雕栏随世老。
为春忙,名园踏遍,笙歌迹如扫。
嫩荫开后,动白袷青鞍,游侣都好。
几时不到城南道。湖漘多弱草。
记旧日、小庭莺燕,因他憔悴了。
流苏步障更留人,盛衰翻下涕、洛阳年少。
杯待举,妖红湿微传风调。
回车觉、暖香入座,湘箔掩、花房眠乍晓。
恐逗起、一眶幽恨,雕栏随世老。
这首《花犯·重过林家看牡丹》是明末清初词人曹溶的作品,描绘了词人重访友人家中观赏牡丹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词的开篇“为春忙,名园踏遍”,以“为春忙”点出季节与心情,接着“名园踏遍”则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追求与欣赏。随后,“笙歌迹如扫”一句,以笙歌声的消失,暗示了繁华过后的一片寂静,为全词定下了哀婉的基调。
“嫩荫开后,动白袷青鞍,游侣都好。”描绘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游人们穿着白色夹衣,骑着青色的马,显得格外和谐美好。然而,接下来的“几时不到城南道。湖漘多弱草”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湖边柔弱的草木,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记旧日、小庭莺燕,因他憔悴了。”回忆起往昔庭院中莺歌燕舞的场景,如今却因时光的流逝而显得有些落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词的抒情效果。
“流苏步障更留人,盛衰翻下涕、洛阳年少。”“流苏步障”指的是华丽的屏风,此处借以形容牡丹的华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盛衰无常的感叹。词人仿佛在说,即使是洛阳少年这样的繁华之地,也难逃盛衰更替的命运,不禁流下了泪水。
“杯待举,妖红湿微传风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举起酒杯,面对妖艳的花朵,似乎在借酒浇愁,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回车觉、暖香入座,湘箔掩、花房眠乍晓。”回想起驾车归来,暖香弥漫,帘幕轻掩,花房中的景象仿佛刚刚醒来。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再次相遇的期待。
“恐逗起、一眶幽恨,雕栏随世老。”词人担心这美好的回忆会勾起内心的忧伤,同时对随着时间流逝,曾经的雕栏也变得老旧感到惋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首词通过对牡丹的描写,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晨征念王事,驽驾烦屡叱。
既陟崔嵬高,稍辞丛薄密。
乌牛沾宿露,白鸟明初日。
清川舴艋迟,绿岸浮图出。
缅怀秣陵游,曾缀秦淮繂。
曳舄白下门,供香金粟室。
得闻四句偈,如奉三尺律。
损益非所知,婚嫁行且毕。
庶几追老庞,薄暮徼万一。
誓将迁枳根,待变江南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