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清涵一鉴开,溶溶漾漾自天来。
光浮雪练明金阙,影带晴虹绕玉台。
蘋藻摇风仍荡漾,龟鱼向日共徘徊。
蓬莱咫尺沧溟上,瑞气絪缊接上台。
太液清涵一鉴开,溶溶漾漾自天来。
光浮雪练明金阙,影带晴虹绕玉台。
蘋藻摇风仍荡漾,龟鱼向日共徘徊。
蓬莱咫尺沧溟上,瑞气絪缊接上台。
这首明代杨荣的《京师八景(其三)太液晴波》描绘了北京太液池在晴朗天气下的美丽景象。首句“太液清涵一鉴开”形象地写出湖水清澈如镜,湖面开阔。接下来的“溶溶漾漾自天来”则描绘了湖水波光粼粼,仿佛从天而降,富有动态感。
“光浮雪练明金阙”运用比喻,将湖面比作洁白的绸缎,映照出宫殿的辉煌,金阙即指华丽的宫阙。“影带晴虹绕玉台”进一步描绘了湖光与彩虹交相辉映,如同彩虹环绕在玉石般的亭台周围,色彩斑斓。
“蘋藻摇风仍荡漾,龟鱼向日共徘徊”通过写水中植物随风摇曳和龟鱼在阳光下游弋,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湖中生态。最后,“蓬莱咫尺沧溟上,瑞气絪缊接上台”以神话中的仙岛蓬莱象征着吉祥之气,暗示太液池的神圣与祥瑞,与皇宫相连,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壮丽,又融入了皇家气象,展现了太液池作为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
寒鸡催起,除围炉以外、他无佳致。
三百树梅无觅处,不识故乡开未。
冻剖冰肤,寒镌玉骨,算一场花事。
鸿泥馀印,更从何处游戏。
遥想旧迹孤山,空亭鹤放,闲却龙飞地。
只此冰花零碎瓣,也作西湖滋味。
扫尽凡尘,生成色界,无极开图画。
邮亭人便,一枝吾盼春寄。
忆春城牡丹花谢了,红紫正相争。
北胜方矜南强,又诩蜗角,各斗峥嵘。
薰琴转莺蝉递嬗,倏昨宵凉树见流萤。
如海花光,玉仙洪福,都付飘蘦。伤我残枝断梗。
念沈香亭北,幻梦全醒。
水皱池塘,阶堆梧叶,忍言何事干卿。
转眼便黄花烂漫,竹帘卷人,瘦减风情。
安得遥从坡仙,水调重赓。
江天一览,任纵横眼界,胸襟开阔。
赤壁乌台休再问,吊古能无悲恻。
时数限人,文章憎命,争奈临宫磨蝎。
琼楼玉宇,高歌犹想音节。
闻道白下君家,几椽老屋,筑傍毗陵侧。
也是坡公侨寓处,旧迹曾留故宅。
藤树池亭,蓬蒿瓦砾,今昔沧桑劫。
蜀山吴水,羁愁乡梦千叠。
一天凄楚菖蒲雨,把行人送将去。
故乡风味知何似,历历树云堪数。留不住。
看一骑红尘,独自长亭路。也应自语。
曾记得来时,杨花满径,化作沾泥絮。
难为我,事业功名尽误。词人还动天妒。
张衡纵草归田赋,漫与人间陈诉。歌且舞。
便竹马交情,大半成尘土。思量忒苦。
好准备相逢,知他魂梦,今夜在何处。
瓠瓜留恋几星霜。渐颓唐。剧堪伤。
岁月无情,空为少年忙。
佳节良辰抛掷便,堪细数,又端阳。
不消回首故乡望。思茫茫。泪千行。
故友还能,樽酒慰凄凉。
便抵他年重会聚,提此景,定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