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
遗风至今,秋霜烈日。我初瞻像,再拜稽首。
一室严冷,如虎方吼。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奴婢小人,利欲迫窘。
冀公一吒,脑破胆陨。呜呼公乎,再见无由。
冗攘方炽,何时云休。愿起公死,从之以游。
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
遗风至今,秋霜烈日。我初瞻像,再拜稽首。
一室严冷,如虎方吼。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奴婢小人,利欲迫窘。
冀公一吒,脑破胆陨。呜呼公乎,再见无由。
冗攘方炽,何时云休。愿起公死,从之以游。
这首诗《赤眼禅师画像赞》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通过对赤眼禅师形象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诗中首先描绘了禅林的庄严与禅师的独特风采:“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通过“森森”形容禅林的庄严,而“公特秀出”则突出了禅师的卓越与超凡脱俗。接着,“遗风至今,秋霜烈日”,表达了禅师精神的深远影响,如同秋霜与烈日般永恒而强烈。
诗人初见禅师画像时的虔诚态度:“我初瞻像,再拜稽首。”体现了对禅师的崇敬之情。在描述禅师的居所时,“一室严冷,如虎方吼”,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禅师内心的坚定与力量。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后来者的遗憾与渴望:“嗟余寡助,乃生公后。忍视大法,陵夷末运。”表达了对佛法衰微的忧虑,以及希望得到禅师指引的愿望。“奴婢小人,利欲迫窘。冀公一吒,脑破胆陨。”则是对现实社会中世俗欲望的批判,以及对禅师能一言惊醒世人,拯救苦难的期待。
最后,“呜呼公乎,再见无由。冗攘方炽,何时云休。”表达了对无法再次见到禅师的遗憾,以及对混乱世事何时能平息的疑问。而“愿起公死,从之以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禅师复活,与他一同修行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记前年、雪打花朝,今年又湿燕羽。
婢剪香苏,奴芟翠蔓,一院梨花雨。半阴岑,半和煦。
恰到春光最佳处。容与。且供支鹤料,平章琴谱。
绿笺奏天姥。海棠巢、乞借轻阴护。趁方空未著。
接䍦倒戴,闲过围棋墅。紫桃稊,碧桐乳。
净洗看花眼中雾。留住。九十日春,休教虚度。
怜樱桃花开,又铜街钿毂,轻转圆雷。
见说韩潭春冷,玉扉生苔。谁劝汝,流霞杯。
待月中、罗衫归来。
好粉白重揩,鸦青细刷,销尽左风怀。
烦遥寄,一枝梅。慰关中庾信,心事寒灰。
最忆绿窗茶具,玉奁诗牌。
中散俊,东方谐,比醥醪、卿言尤佳。
料今夜兰堂,丁丁箭虬花际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