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石城寺,去访石桥僧。
锡杖空山路,禅龛独夜灯。
道知文畅得,诗识皎然能。
到日西岩下,应吟瀑布淜。
来从石城寺,去访石桥僧。
锡杖空山路,禅龛独夜灯。
道知文畅得,诗识皎然能。
到日西岩下,应吟瀑布淜。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泐季潭和渊侍者游天台山的情景。首句“来从石城寺”,点出送行的起点,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佛法氛围。接着,“去访石桥僧”则写出友人将要去拜访的僧侣,石桥增添了旅途的意象。
“锡杖空山路”描绘了友人手持锡杖,行走在空寂的山路上,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修行者的风范。夜晚,“禅龛独夜灯”进一步强化了僧侣生活的清寂,以及诗人对友人在暗夜中独自守灯禅修的想象。
“道知文畅得,诗识皎然能”是对友人文才的赞美,认为他不仅在佛法上有所领悟,诗歌造诣也高超。最后两句“到日西岩下,应吟瀑布淜”,预想友人到达天台山时,会在西岩下欣赏壮观的瀑布,或许会即兴吟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意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景象和赞美友人的才华,传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精神追求的赞赏。
居闲怀行游,触景慨时速。
昨来春华敷,秋草倏巳绿。
弱蘋布霜涟,丛兰委寒陆。
累果媚西阳,漂萚满空曲。
物遇信绵旷,情移乃踯躅。
夷犹步前庭,迤逦陟曾麓。
夕风一何厉,行云结相逐。
铎音抗高听,塔影骇流瞩。
聿非封侯骨,虚拟燕颔肉。
飞缨靡不荣,芒屩谅应足。
寄谢世上人,吾久脱羁束。
练练晨明月,郁郁风中柳。
苍茫遮我车,识是平生友。
感君故意勤,赠我双琼玖。
虎狼夹衡轭,狐狸草间走。
东方渐发白,聊归勿为久。
天威煽方处,君子毖其口。
君马黄,臣四骊。
飞轩駊騀交路逵,锦衣有曜都且驰。
前径狭以斜,曲巷不容车。
攘臂叱前兵,掉头麾后驱,毁彼之庐行我舆。
大兵拆屋梁,中兵摇楣栌。
小兵无所为,张势骂蛮奴。
尔慎勿言谍者来,幸非君马汝不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