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蟋蟀。偏助秋萧索。粉壁红高灯烬落。
月在阑干斜角。千金一刻心期。楚云湘梦来时。
不见桃花人面,空吟桃叶新词。
梧桐蟋蟀。偏助秋萧索。粉壁红高灯烬落。
月在阑干斜角。千金一刻心期。楚云湘梦来时。
不见桃花人面,空吟桃叶新词。
这首《清平乐》是明代词人杨慎所作,以梧桐和蟋蟀声起,描绘了秋夜的寂寥与凄清。"梧桐蟋蟀"四字,寓情于景,暗示了季节更替和孤寂之感。"粉壁红高灯烬落",通过明亮的灯光逐渐熄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深沉和氛围的转变。
"月在阑干斜角",描绘出月光洒在栏杆上的画面,增添了孤独的意象。接下来的"千金一刻心期",表达了词人对某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楚云湘梦来时"则借楚地湘水的意象,寄托了远方的思念和梦境中的相逢。
然而,"不见桃花人面,空吟桃叶新词",词人遗憾地感叹,虽然心中仍有期待,但现实中却无法相见,只能独自吟唱着关于桃叶的新词,寄托哀思。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