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倚小楼西。风雨频催。望中新涨画桥低。
洗得柳枝肥又碧,一片烟迷。鸦湿傍檐栖。
窗暗云披。不堪憔悴病春归。
高控玉钩帘怕卷,寒透罗衣。
閒倚小楼西。风雨频催。望中新涨画桥低。
洗得柳枝肥又碧,一片烟迷。鸦湿傍檐栖。
窗暗云披。不堪憔悴病春归。
高控玉钩帘怕卷,寒透罗衣。
这首《浪淘沙·观雨》描绘了一幅雨中景致,细腻地展现了雨后世界的清新与静谧。
“閒倚小楼西”,诗人独自倚靠在西边的小楼上,悠闲地欣赏着外面的世界。这一句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风雨频催”,随着风雨的频繁降临,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湿润了,空气里弥漫着雨水的味道,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活力与力量。
“望中新涨画桥低”,远处的画桥因雨水的冲刷而显得更为低矮,桥下的水流也似乎更加湍急,新涨的水位让画面充满了动态感。
“洗得柳枝肥又碧,一片烟迷”,经过雨水的洗礼,柳枝变得更加丰盈翠绿,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鸦湿傍檐栖,窗暗云披”,乌鸦在屋檐下休息,它们的羽毛湿漉漉的,天空中的云层厚重,遮蔽了窗户,使得室内光线变得昏暗。
“不堪憔悴病春归”,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不禁感叹,春天的离去总是伴随着万物的凋零,让人感到一丝哀愁。
“高控玉钩帘怕卷,寒透罗衣”,为了保持室内的温暖,诗人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窗帘,害怕将外面的寒冷卷入室内,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去秋来的无奈和对温暖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的世界,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