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一年事,沉沉到此宵。
所添惟药物,虚耗且箪瓢。
身废家何有,心寒恨未消。
梅开旧标格,聊得我魂招。
检点一年事,沉沉到此宵。
所添惟药物,虚耗且箪瓢。
身废家何有,心寒恨未消。
梅开旧标格,聊得我魂招。
这首诗《除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一年生活的回顾与反思。
首句“检点一年事”,诗人以“检点”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经历的审视与总结。接着,“沉沉到此宵”,将时间推进至除夕之夜,夜色深沉,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所添惟药物,虚耗且箪瓢。”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态度,以及对健康与精神追求的重视。药物的增添象征着对健康的关注,而“虚耗且箪瓢”则表明生活虽简陋,但精神充实,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感到空虚。
“身废家何有,心寒恨未消。”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身体的衰弱并未让诗人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反而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对过往遗憾与不满的情绪。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梅开旧标格,聊得我魂招。”梅花的开放,不仅带来了春的气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一种寄托与希望。梅花的高洁品格,仿佛是诗人灵魂的归宿,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憧憬。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陈曾寿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山骨居然巧,分明雪作涛。
润含波縠细,白涌浪花高。
翟峡如奔逸,胥江或怒号。
一拳翔振鹭,百叠负神鳌。
洞壑还吾辈,峥嵘定尔曹。
月中光熌熌,风际韵骚骚。
贮水瓷盆古,栽蒲土钵牢。
是曾经煮鍊,应为肃冠袍。
不必需攻玉,相亲巳自豪。
野色苍苍向冬末,朔风如箭肌如割。
纥干冻雀何处飞,贫子凛栗无毛褐。
层冰嵯峨川不流,长河屡日停行舟。
芦苇萧然蔽白屋,谁其居者心怀愁。
曲突无烟饥欲死,昼伏藜床冷难起。
但闻男啼并女号,南邻北舍皆相似。
向晚纷纷云复飏,嘹嘹呖呖群雁翔。
白草未归沧海上,黄云谁猎阴山傍。
古来烈士多耿介,饥寒不若刀死快。
目今天子正思才,?中留得吴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