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饥所驱,束书涉远道。
俯仰四九年,少壮忽已老。
引杯沃衰颜,杯尽颜复槁。
人生如电露,安得长美好。
所以彼至人,达生以为宝。
形全精不亏,高蹈八极表。
昔为饥所驱,束书涉远道。
俯仰四九年,少壮忽已老。
引杯沃衰颜,杯尽颜复槁。
人生如电露,安得长美好。
所以彼至人,达生以为宝。
形全精不亏,高蹈八极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的作品《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长寿美好的向往。
首句“昔为饥所驱,束书涉远道”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为了生存,不得不背负书籍,踏上遥远的道路,为生活奔波的情景。接着,“俯仰四九年,少壮忽已老”感叹时间飞逝,转眼间从青壮年步入老年。诗人通过“引杯沃衰颜,杯尽颜复槁”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自己脸上的痕迹,以及酒无法挽回衰老的事实。最后,“人生如电露,安得长美好”表达了对生命短暂、难以保持青春美好的感慨。诗人以“所以彼至人,达生以为宝。形全精不亏,高蹈八极表”结尾,借由对“至人”的追求,表达了对长寿与精神完满的向往,希望达到超越常人的境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诗人对长寿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厓。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