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
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
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
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
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
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
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界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开篇“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表达了隐者的低调和不愿为世人所知的态度,他如同普通的柴火和荆棘,不被人注意也不愿被人提及。
“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风云聚散如千军来去,而草木在春天得到阳光的滋润而生长,这两句通过对比隐喻了隐者与世俗世界的不同。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表达了隐者对于不同于世俗礼节和欢乐的追求,他更欣赏自然界的变化和宁静的生活,而非都市中的喧嚣和变迁。
“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则描绘了一位客人来访,与隐者共同饮酒,坐在自然美景中观赏竹林,感受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透露了隐者的内心世界,他对于世俗恩情的浅薄和对高山(象征理想或信仰)的追求之轻,这里可能暗含着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越。
最后,“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所有自然万物都搜集起来,以此来解释他当下的心情,这种心情是难以言说的,只能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湖水澹秋空,练色澄初净。
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
西子拂澹妆,遥岚挂孤镜。
座客本玉姿,照曜几筵莹。
忧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
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
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
论久兴弥泠,返棹堤逾迥。
自顾纵清谈,何嫌麾麈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