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长洲居山人士贞》
《送长洲居山人士贞》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客里尊罍每见陪,那能不饮送将归。

歌长筑短堪流泪,雉叫鹰呼未解围。

雨雪尚淹春箨荐,清明还竞夜饧非。

乡风处处从来异,曾宿阊门记忆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送长洲居山人士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深情。

首联“客里尊罍每见陪,那能不饮送将归”,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相聚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无奈与伤感。诗人以“那能不饮”之语,表达了即使在离别之际,也希望能以酒相送,以此寄托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

颔联“歌长筑短堪流泪,雉叫鹰呼未解围”,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诗人想象着友人离去时,自己唱着长歌,敲击着短木,泪水不禁滑落。而雉鸡的叫声和老鹰的呼唤声,仿佛也在为这场离别增添了一层悲凉的色彩,暗示了友人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颈联“雨雪尚淹春箨荐,清明还竞夜饧非”,则从季节变换的角度,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哀愁。雨雪虽阻隔了春天的到来,但清明时节的夜晚,人们依然竞相品尝着甜美的麦芽糖(饧),这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离别后相聚时刻的憧憬。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乡风处处从来异,曾宿阊门记忆微”,收束全诗,诗人感慨于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阊门,古代苏州城的北门,此处暗指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从来异”的乡风与“记忆微”的共同经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哀愁,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风流子·温柔酣紫曲

温柔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
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欹红。
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
银烛夜阑,暗闻香泽,翠阴秋寂,重返春风。
芳期嗟轻误,花君去、肠断妾若为容。
惆怅舞衣叠损,露绮千重。
料绣窗曲理,红牙拍碎,禁阶敲遍,白玉盂空。
犹记弄花相谑,十二阑东。

(0)

洞仙歌·芳辰良宴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
细缕青丝裹银饼。
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
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
料别馆、西湖最情浓,烂画舫月明,醉宫袍锦。

(0)

烛影摇红·西子西湖

西子西湖,赋情合载鸱夷棹。
断桥直去是孤山,应为梅花到。
几度吟昏醉晓。
背东风、偷闲斗草。
乱鸦啼後,解佩归来,春怀多少。
千里蝉娟,茂园今夜同清照。
樱脂茸唾听吟诗,争似还家好。
昵昵西窗语笑。
凤云深、琼箫缥缈。
顾春如旧,柳带同心,花枝压帽。

(0)

烛影摇红·新月侵阶

新月侵阶,彩云林外笙箫透。
银台双引绕花行,红坠香沾袖。
不管签声转漏。
更明朝、棋消永昼。
静中闲看,倦羽飞还,游云出岫。
随处春光,翠阴那只西湖柳。
去年溪上牡丹时,还试长安酒。
都把愁怀抖擞。
笑流莺、啼春漫漫瘦。
晓风恶尽,妒雪寒销,青梅如豆。

(0)

烛影摇红·碧澹山姿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
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
入夜笙歌渐暖。
彩旗翻、宜男舞遍。
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
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
楚梦留情未散。
素娥愁、天深信远。
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0)

烛影摇红·天桂飞香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
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
掌上龙珠照眼。
映萝图、星晖海润。
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
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
净洗红尘障面。
贺朝霖、催班正殿。
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