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月清可怜,塞天益寥朗。
上下泉箔明,隐映林扉敞。
遥峰似玉台,古镜大於掌。
勒马据崇椒,聊结广寒想。
晓月清可怜,塞天益寥朗。
上下泉箔明,隐映林扉敞。
遥峰似玉台,古镜大於掌。
勒马据崇椒,聊结广寒想。
此诗描绘了清晨月色之美,以及其在边塞天空中的独特景象。诗人以“晓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落于泉面与树林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辽阔的氛围。
首句“晓月清可怜”,直接表达了对清晨月色的喜爱与赞美,一个“清”字,既指月色明亮,也暗示了空气的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意境。“可怜”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怜爱之情。
接着,“塞天益寥朗”一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月色的美延伸至整个天空,使得天空更加空旷而明亮,增强了画面的开阔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在如此壮丽景色面前,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上下泉箔明,隐映林扉敞”两句,具体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泉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树林的门户在月色中若隐若现,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遥峰似玉台,古镜大於掌”则将视角转向远处,以“玉台”和“古镜”来比喻远处的山峰,形象地表现了山峰在月光下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勒马据崇椒,聊结广寒想”两句,诗人想象自己骑马站在高处,凝望这如仙境般的景色,心中不禁生发出对广寒宫的向往。这里的“广寒想”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寄托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读书不遇古所有,閒居得地今日稀。
世故纷纷定难了,况独身已与众违。
洞庭水清君山碧,白酒满市鱼满矶。
都门一到十日耳,犹恨风尘污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