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滩石作梁,横截中流壮。
滔汨向东逝,逞怒不得放。
砥柱回狂澜,百川此其障。
波神有馀愤,气骄犹张王。
我欲就安妥,投檄相诮让。
尔心亦岂忍,急为收洪涨。
勿涌九江涛,勿奔三峡浪。
我有寸许胶,息浑一千丈。
尔当守澄清,肯逐浊泾荡。
江山必有神,司宰任忠谅。
行当率吾民,牲醴严祀飨。
愿言沛惠泽,千秋永毋忘。
危滩石作梁,横截中流壮。
滔汨向东逝,逞怒不得放。
砥柱回狂澜,百川此其障。
波神有馀愤,气骄犹张王。
我欲就安妥,投檄相诮让。
尔心亦岂忍,急为收洪涨。
勿涌九江涛,勿奔三峡浪。
我有寸许胶,息浑一千丈。
尔当守澄清,肯逐浊泾荡。
江山必有神,司宰任忠谅。
行当率吾民,牲醴严祀飨。
愿言沛惠泽,千秋永毋忘。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其十)梁滩》描绘了船只在险峻的梁滩上航行的情景。诗中以"危滩石作梁"起笔,形象地刻画出滩头巨石如桥梁般横跨江流的壮观景象。接下来,诗人通过"滔汨向东逝,逞怒不得放",展现了水流湍急、奔腾不息的状态,暗示了航行的艰难。
诗人运用"砥柱回狂澜,百川此其障"的比喻,将自己比作砥柱,意在表达决心和坚韧,抵挡住狂风巨浪,成为众水的屏障。接着,他以"波神有馀愤,气骄犹张王"形容水流的愤怒与嚣张,但也暗示了对水神的理解和调和。
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水流能够平静下来,"我欲就安妥,投檄相诮让",并承诺如果水神能停止汹涌,他会以祭祀的方式表示感激。最后,诗人坚信"江山必有神,司宰任忠谅",相信自然的力量背后有公正的主宰,表达了对和谐共处的期待,并誓言要带领民众共同敬奉水神,祈求恩泽长存。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融入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对和谐的向往。
盈仄拘墟言,贞明有常绮。
下界气空濛,回光生暮紫。
孤行青冥中,风雷旋不止。
呼吸万星躔,如海纳众水。
何者为坤舆,微尘一黑子。
燕蝙晨暝争,得失岂计里。
志士惜景光,愚人忧覆圮。
悲观感苍凉,愉玩爱旖旎。
庶人旦暮业,姝暧明窗底。
迷阳复迷阳,柴立将何倚。
安能造天游,六凿通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