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馆外鼓鼕鼕,番诞村前路几弓。
阵阵彩幡桥上过,巷南巷北走儿童。
春牛馆外鼓鼕鼕,番诞村前路几弓。
阵阵彩幡桥上过,巷南巷北走儿童。
这首《春词(其二)》描绘了明朝时期春天乡村的一幅生动景象。诗中以“春牛馆外鼓鼕鼕”开篇,鼓声在春牛馆外响起,预示着春耕的开始,也象征着新一年的希望与活力。接着,“番诞村前路几弓”一句,通过描述村前的道路,暗示了节日或庆典的到来,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走出家门,共庆佳节。
“阵阵彩幡桥上过”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彩幡随风飘扬,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色彩。最后,“巷南巷北走儿童”将画面聚焦于孩子们身上,他们穿梭于巷弄之间,充满了欢声笑语,是春天里最鲜活、最富有生机的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乡村春日的风俗画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文活动的捕捉,生动地呈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行年巳及笄,针线不自谋。
好诵鲁论语,字义时讲求。
十九嫁王生,笔墨喜相投。
本期赋偕老,何意咏柏舟。
结发甫年半,伤心逾百秋。
不拒邻妇劝,但欲重姱修。
对镜理残妆,尺丝寻旧俦。
红袖拂夫柩,辞亲一拜休。
有此节烈操,胡勿得天庥。
假以梁鸿案,相与唱河洲。
锡以欧阳荻,岂忍绝箕裘。
天欲名一妇,运不际其优。
双魄遂双栖,节成万古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