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哲禅人杖锡访师兼简仲默和尚》
《送哲禅人杖锡访师兼简仲默和尚》全文
元 / 梵琦   形式: 古风

杖锡老师七十八,眼如点漆眉如雪。

分明画出须菩提,坐听孤猿吟落月。

深山古寺天正寒,叶深一尺堆床前。

地炉烧火帘不卷,袈娑黑似垆中烟。

客来只恐放烟出,争奈山林藏未密。

喧喧道价满江湖,负笈挑囊固非一。

千里东归频寄声,乃翁终似有乡情。

目连鹙子神通妙,何必区区圆相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禅师杖锡访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的形象与内心世界。首句“杖锡老师七十八,眼如点漆眉如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禅师的外貌特征,点漆般的眼睛和如雪的眉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岁月的痕迹。接着,“分明画出须菩提,坐听孤猿吟落月”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禅师比作须菩提,静坐听猿猴哀鸣,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深山古寺天正寒,叶深一尺堆床前”描绘了禅师所处环境的清冷与宁静,落叶堆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孤寂。地炉烧火,帘不卷动,袈裟黑似烟,进一步渲染了禅师生活的简朴与与世隔绝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禅师内心的平静与对物质的淡泊。

“客来只恐放烟出,争奈山林藏未密”则表达了禅师对于外界打扰的敏感与警惕,同时也流露出其对山林生活的深深依恋。最后,“喧喧道价满江湖,负笈挑囊固非一”两句,对比了禅师在山林中的宁静生活与外界的喧嚣,突出了其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决心。

“千里东归频寄声,乃翁终似有乡情”表达了禅师虽远离家乡,但心中仍存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目连鹙子神通妙,何必区区圆相成”则借用了佛教故事,赞美禅师的智慧与修为,并暗示其内在的神通妙用,不必拘泥于外在形式的完美。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品质,以及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梵琦
朝代:元   字:楚石   籍贯:浙江象山   生辰:?—1370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猜你喜欢

相见欢

微飔不隔庭柯。动秋罗。只觉碧阑干外晚凉多。

花阴转。漏声断。夜如何。自卷水精帘子看明河。

(0)

鹧鸪天

银汉苕苕访玉清。步虚消息断倾城。

才闻缟袂裁寒竹,忽漫琼筵理素筝。

云护惜,月将迎。一池水皱底干卿。

锦茵谁搅乌龙睡,愁听花阴吠日声。

(0)

西河.丙申二月叔峤髯翁招游钓鱼台。台在西便门外西北十里许,裕陵避暑行宫在焉。土人名望湖楼,山色湖光,大似江乡风景,入夏尤清美,和清真韵

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

(0)

人月圆

马卿谏猎书成未,霄汉寸心悬。

是处斜阳,何年明月,秋思正苍然。

长安回望,少年裘马,台阁鹓鸾。

鬓影琴声,不如归去,老我文园。

(0)

锁阳台.陶斋昔赴欧西考察政治,购埃及古刻甚夥。余得其造像拓本,或云五千年前女王也。袒胸被发,冠如鸟形,手执镜制,甚异。无题识,徵同社赋之

金塔遗封,碧珉荒迹,争看绝域蛾眉。

青禽覆额,加冕属阏氏。

顾影春风美满,冰奁封、纤腕新持。

休轻道、无盐刻画,裸国少妍姿。

骞槎曾载石,摩挲翠墨,鞮译传疑。

已镌苕字翳,云雨迷离。

增我伊川一叹,蛮妆遍、举国东施。

空依约、风鬟雾鬓,海外补宫词。

(0)

菊花·其六

露裛幽花冷自香,药中功效不寻常。

祛风偏重山泉渍,胡广随缘却寿长。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