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边月上,流影照长城。
营门击刁斗,万队寂无声。
一更边月上,流影照长城。
营门击刁斗,万队寂无声。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边塞的静谧与肃穆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军营生活的独特氛围。
首句“一更边月上”,以“一更”点明时间,暗示夜深人静,而“边月上”则勾勒出月亮缓缓升起于边疆之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流影照长城”,月亮的光辉洒在长城之上,不仅照亮了古老的防御工事,也映射出诗人对边关的深深感慨。
“营门击刁斗,万队寂无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军营内的宁静。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来计时和警戒的器具,击打之声在空旷的营地上回响,却并未惊扰到万队士兵。这不仅表现了军纪的严明,也暗示了士兵们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身处边关,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无动于衷。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军营的肃穆气氛相结合,展现了明代边防将士的英勇与坚韧,以及他们对国家安宁的无私奉献。
出郭行五里,落日众山赤。
中环翠凝峦,秀色起千尺。
风流杜牧守,壮语镌妙画。
我来严冬初,俯仰一今昔。
人烟久变故,鬼怪据幽僻。
披丛得小径,往来遭折屐。
乱石排犬牙,荒洞泯龙迹。
空馀岩前碑,雨日自淋炙。
黄花既非时,何以供太白。
但须历层巅,一笑天地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