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怨三愁五情诗·其十三情》
《四怨三愁五情诗·其十三情》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每怜红艳落,幸倚碧泉幽。

萍梗非前识,相要何处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与感慨。首句“每怜红艳落”,表达了诗人对凋零花朵的怜惜之情,红艳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与短暂的生命,其凋落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感慨。接着,“幸倚碧泉幽”一句,诗人转而赞美周围的环境,碧绿的泉水与幽静的氛围为他提供了一处心灵的避风港,暗示了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

“萍梗非前识,相要何处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非前识,则表达了对过去认识的否定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命运与生活轨迹,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相要,即相邀,此处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某种理想状态或特定人物的期待,但又不知如何实现,流露出一种追寻与失落交织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与内心困惑时的复杂心情。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在面对命运与自我认知时的挣扎与探索。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相见欢四首·其一

频年杯酒欢然。醉如棉。愁煞一麾。遄去晚秋天。

难留住,年将莫,策先鞭。愿祝斯行、一路乐安眠。

(0)

石湖仙

晴天螯柱。是崧岳降神,匡我皇路。

须识我熙朝,尽深仁、滋培布濩。天心歆眷。

俾首倡、楚湘才武。艰苦。看拊循,瘁尽谯羽。

家书弥益质实,是家庭谆诚告语。

制胜根原,还在精勤义恕。百战动名,百城疆圉。

后人看取。曾说与。精兵那藉西旅。

(0)

四字令

香霏粉霏,山宜水宜。蓦然经雨红稀,负东风是伊。

卖花巷迷,嬉春舫移。画楼人懒薰衣,怨枝头鸟啼。

(0)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两年转侧干戈里。

夜夜梦归家万里。柯溪涘,柴门白发携兄弟。

旧隐湖塘谁得似。林岚都对门前水。

旅箧青山无一纸。从公计,渔庄画我承平事。

(0)

浪淘沙九首·其二

柳外日西斜,半臂凉些。花阴多上绿窗纱。

读罢道书人正倦,闲数归鸦。

短鬓惜年华,别恨偏赊。春深游客倍思亲。

花落年年长病酒,何况天涯。

(0)

念奴娇十一首·其九

故园芜尽,便轻赍、归去依然飘泊。

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

隔岸千山,长堤十里,大纵渔樵乐。

稻田如绣,映林多少村落。

最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斟酌。

为画吾庐深竹底,小缀风栏云幕。

春至桃花,秋来枫树,随意施丘壑。

贺祠红处,酒旗斜飐楼角。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