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帝都篇》
《帝都篇》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天下宜帝都者四,其馀偏隘无足称。

轩辕以前率荒略,至今涿鹿传遗城。

丰镐颇得据扼势,不均方贡洛乃营。

天中八达非四塞,建康一堑何堪凭。

惟此冀方曰天府,唐虞建极信可徵。

右拥太行左沧海,南襟河济北居庸。

会通带内辽海外,云帆可转东吴粳。

幅员本朝大无外,丕基式廓连两京。

我有嘉宾岁来集,无烦控御联欢情。

金汤百二要在德,兢兢永勖其钦承。

(0)
鉴赏

这首诗《帝都篇》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是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赞美与思考。诗中列举了四个被认为适合成为帝都的地方,并对每个地方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首先提到的是“天下宜帝都者四”,即认为有四个地方特别适合作为帝都。接着,诗人通过“其馀偏隘无足称”表达了对其他地方的不以为然。随后,诗人回顾历史,从“轩辕以前率荒略”到“至今涿鹿传遗城”,提到了古代的都城如涿鹿,并对比了它们与后来的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接下来,诗人具体分析了几个古代都城的特点:“丰镐颇得据扼势,不均方贡洛乃营。”这里提到了丰镐和洛阳,强调了它们的战略位置。然后,“天中八达非四塞,建康一堑何堪凭”则对比了建康(南京)的地理位置,指出它虽然有屏障,但并非完全封闭。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冀方(河北地区),认为这里是“天府”,并引用唐虞时期将其作为都城的例子,以证明其适宜性。

在描述完地理特点后,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冀方(河北地区)的优势:“右拥太行左沧海,南襟河济北居庸。”这句诗描绘了冀方的自然环境,包括山脉、海洋、河流等,强调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位置。接着,“会通带内辽海外,云帆可转东吴粳”则提到了冀方在交通和贸易上的便利条件,以及与外界的联系。

最后,诗人总结了冀方作为帝都的全面优势:“幅员本朝大无外,丕基式廓连两京。”这表明了冀方不仅在地理上具有优势,而且在政治上也与清朝的统治区域紧密相连。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冀方作为帝都的现实意义:“我有嘉宾岁来集,无烦控御联欢情。”这反映了帝都作为政治中心,能够吸引各地的精英聚集,促进文化交流和国家治理。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比较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帝都选址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地理和政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湘山杂诗十首·其八玄通洞

下窥杳无极,仰视白日微。

山人把火入,照见石燕飞。

(0)

湘山杂诗十首·其二云归庵

松林有茅宇,白云往还来。

山僧爱云好,柴门夜长开。

(0)

游覆釜山诸诗八首乃无量主人成果地也·其三七十二峰

七十二峰高下悬,天梯云栈互勾连。

芒鞋竹杖空林里,一路行吟破暝烟。

(0)

移疾·其二

山头雨晴泉入池,黑牵牛花开满篱。

闭门三日簿书歇,恰值远人来问奇。

(0)

湘山初游

湘国湘山天下稀,青春幽览历岩扉。

云疏列岫攒空起,雨歇新泉出树飞。

石势参差依酒案,佛香清净绕人衣。

南迁得就长歌地,不用凭高叹未归。

(0)

再答孟侍御期予入桂林之作

春风桂岭忆同游,腊雪湘江独倚楼。

星汉依微天北极,岁华摇落水东流。

山藏散吏衣冠懒,云掩荒城鼓角愁。

正月望君骢马色,纫兰搴芷共淹留。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