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秋色照人颜,香重和烟压鬓鬟。
作意低头弄莲子,好将心苦寄人间。
南塘秋色照人颜,香重和烟压鬓鬟。
作意低头弄莲子,好将心苦寄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南塘秋色中的一幕,展现了采莲女子的美丽与情感世界。
“南塘秋色照人颜”,开篇即以“南塘”点明地点,“秋色”渲染季节氛围,“照人颜”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相连,暗示着采莲女子的美丽如同这秋日的景色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香重和烟压鬓鬟”,进一步描绘了采莲女子的形象。这里的“香重”不仅指女子身上的香气,也暗喻她所处环境的清新与美好;“和烟压鬓鬟”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发髻被轻烟轻轻覆盖的情景,既表现了环境的朦胧美,也烘托出女子的温婉气质。
“作意低头弄莲子”,这一句直接描绘了采莲女子的动作。她有意地低下头,轻柔地拨弄着莲子,这一动作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透露出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通过这一动作,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好将心苦寄人间”,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女子虽在采莲之乐中,但内心深处或许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她选择将这份苦涩的情感寄托于人间,既是对生活的深情表达,也是对人性复杂情感的一种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更深入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划人闲东西南北,无情最是秋水。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
离怀若此,谁耐得星星,夕阳红树,几个雁声里。
记前岁,同在京华怀两,两怀又复相似。
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画中汀沚。
三千里、待随着,樯乌转掷风帆尾。
慰君何以,愿横铲遥山,填平巨浸,缩地共欢喜。
念旧情无奈。追数到、徐陈刘应,一时俱在。
慰喻绸缪文采丽,字字琅玕金薤,述往事、时乎难再。
倾海并山为酒肉,过屠门、想见当初快。
离索感、讵能耐。河山隔断微尘界。
谁得似云龙鹿豕,友群无碍。
别远会稀何处梦,风雨鸡鸣如晦。
三复矣、唏嘘而唧,青眼弟兄头半日,二十年、古谊推前辈。
读此者、共生爱。
居吾语汝,启雕龙、炙輠谈天之口。
跂脚支颐,还袒臂、亲做东西前后。
吐舌伸头,耸肩侧耳,共拍庐胡手。
古人名姓,子虚忘是乌有。
试看忽鼓忽歌,妄言枉听,椎鲁皆良友。
怕问三家,村学者、六四括囊无咎。
蕉扇驱蚊,竹衫收汗,星挂疏疏柳。
先生倦矣,豆花聊以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