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孤光海上流,几家空想大刀头。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
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
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
耿耿孤光海上流,几家空想大刀头。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
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
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
这首明代诗人易恒的《中秋对月(其二)》描绘了月夜的孤独景象和深沉的忧思。首句“耿耿孤光海上流”以明亮的月光照亮海面,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辽阔的意境,暗示着诗人的孤寂心情。接下来,“几家空想大刀头”暗指人们在月夜下可能怀揣壮志,但现实却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月亮虽美,但探索其踪迹终究徒劳,山河大地似乎也笼罩在无尽的忧虑之中。"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通过秋景的描绘,寓言人生短暂,死后无人收拾,更添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表达了诗人如果能如仙鹤般超脱,就不再为人间的纷扰而哀叹,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月夜抒发了人生的无常与哀愁。
小人无远虑,苟志怀与安。
富贵本浮云,百计图一完。
辰乎来之迟,玩弄如等闲。
其不为禽狄,不能分寸间。
故人哀怜之,投以药石言。
伏读夜达旦,颜汗肌骨寒。
顾惟壮盛时,气大力亦敦。
泰山陟其颠,不见宇宙宽。
荡舟绝溟渤,独自观其澜。
老大不自强,喑嘿甘素餐。
更欲盗恩荣,归取妻子欢。
自非仁人心,孰肯救此患。
过恶苟容改,勿惮提耳烦。
将大书诸绅,佩服永弗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