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
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
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这首《芳树》是南北朝时期顾野王所作,通过对林中繁花似锦、香气四溢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 开篇即以“上林”与“建章”两处皇家园林象征春天的繁华,杂树遍布林间,满眼皆是春色。
“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日光映照在桃树小径上,色彩斑斓;微风拂过梅花小径,带来阵阵清香。这两句通过光影与气味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春日的明媚与清新。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远处的山间,桂花树叶随风飘落;大道两旁,柳条随风摇曳,生长茂盛。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又体现了生命力的旺盛。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折取花枝时,仿佛路途遥远,但这份美好却能成为心中的标志,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芳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林间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午寒偏准。早疟意初来,碧衫添衬。
宿髻慵梳,乱裹帕罗齐鬓。
忙中素裙未浣,褶痕边、断丝双损。
玉腕近看如茧,可香腮还嫩。算一生、凄楚也拚忍。
便化粉成灰,嫁时先忖。锦思花情,敢被爨烟薰尽。
东菑却嫌饷缓,冷潮回、热潮谁问。
归去将棉晒取,又晚炊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