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鳌身传洛阳,贴波虹影老吴江。
未如截取玻瓈去,稳卧箜篌白玉腔。
跨海鳌身传洛阳,贴波虹影老吴江。
未如截取玻瓈去,稳卧箜篌白玉腔。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安济桥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情感。
首先,“跨海鳌身传洛阳,贴波虹影老吴江”两句,以“鳌”和“虹”为喻,描绘了安济桥的雄伟壮观。鳌,传说中的神兽,常被用来象征桥梁或渡口,这里借以表现安济桥的宏大与稳固。而“贴波虹影老吴江”,则通过“虹影”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将安济桥与吴江(流经苏州的一条河流)联系起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桥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同彩虹般连接两岸,为人们提供便利。
接下来,“未如截取玻瓈去,稳卧箜篌白玉腔”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安济桥的赞美。诗人将安济桥比作“玻瓈”与“白玉”,前者透明纯净,后者温润高雅,都体现了桥梁的精致与美丽。同时,“稳卧箜篌白玉腔”中的“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弦乐器,此处用以形容桥梁的稳固与和谐,仿佛它静静地躺在水中,既不张扬也不失风度,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济桥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美学,也表达了诗人对桥梁作为连接与纽带作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苍史失古法,赤刀有遗书。
经毁秦汉后,器追禹夏初。
古人不吾接,有感谁与袪。
尚怜盲左生,文字记鲁壶。
哀哉泗水没,不复知鬼魖。
英英华省郎,捃摭收遗馀。
异书人不识,善本手自摸。
壁中发科斗,海底出珊瑚。
篆籀既识职,钟鼎各应图。
要当知百世,何止举一隅。
似逢东里生,张华与之俱。
谈倾河海江,下卷郑白渠。
我老尘埃中,牒诉惨不舒。
思陪种柳潜,愿逐耦耕沮。
锦囊不应开,欲和聊复徐。
颇怜平生心,用意真僻儒。
识字恨不博,块焉无与虞。
图书许借否,髯滕意何如。
莫作骊龙仙,靳吝五色珠。
鸱夷或未办,当奉酒一盂。
《次韵滕子济礼部考古图》【宋·赵鼎臣】苍史失古法,赤刀有遗书。经毁秦汉后,器追禹夏初。古人不吾接,有感谁与袪。尚怜盲左生,文字记鲁壶。哀哉泗水没,不复知鬼魖。英英华省郎,捃摭收遗馀。异书人不识,善本手自摸。壁中发科斗,海底出珊瑚。篆籀既识职,钟鼎各应图。要当知百世,何止举一隅。似逢东里生,张华与之俱。谈倾河海江,下卷郑白渠。我老尘埃中,牒诉惨不舒。思陪种柳潜,愿逐耦耕沮。锦囊不应开,欲和聊复徐。颇怜平生心,用意真僻儒。识字恨不博,块焉无与虞。图书许借否,髯滕意何如。莫作骊龙仙,靳吝五色珠。鸱夷或未办,当奉酒一盂。
https://shici.929r.com/shici/J8zl3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