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浅舟胶向怨迟,涨增雨后恰相宜。
有源尚尔需资藉,嗟尔无源厌取资。
水浅舟胶向怨迟,涨增雨后恰相宜。
有源尚尔需资藉,嗟尔无源厌取资。
这首诗以舟行于长河为背景,通过水位与舟行的关系,寓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首句“水浅舟胶向怨迟”,描绘了舟行于浅水时,因水位过低而难以行进的情景,舟人因此而感到怨恨和无奈。这里的“怨迟”不仅指舟行速度的缓慢,更隐喻了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时的沮丧与等待。
次句“涨增雨后恰相宜”,则转而描述了雨水过后,河水上涨,正好适合舟行的状态。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象征着在经历了挑战和困难之后,时机成熟,一切变得顺遂。
后两句“有源尚尔需资藉,嗟尔无源厌取资”,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有源尚尔需资藉”强调了水源对于舟行的重要性,即使有了源头,也需要借助外力才能顺利前行。这里暗喻了个人或事物的发展,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和帮助。后半句“嗟尔无源厌取资”则是对那些没有源头却总是寻求外力支持的人表示同情和感慨,表达了对依赖他人、缺乏自我发展动力的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舟行与水位变化的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道路、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洞察。
公诗纪生日,实始山中作。
客聂、谢朱、萧,唱酬夕飞爵。
筑堂面大江,文笔峰崿崿。
自号曰文山,姑写山中乐。
于时军国事,平章付秋壑。
茫茫天下计,铁铸六州错。
浮沉一麾守,山居未能廓。
白雁渡江来,皋亭北风恶。
嗟公困奔走,百折志不弱。
辛苦立二王,海滨足难托。
流涕赴燕时,哀歌日光薄。
指南与吟啸,两集未零落。
屡吟初度诗,乾坤声寂寞。
四年五章在,俯仰感今昨。
即今为公寿,宁止陈杯杓。
华表倘归来,请赋南飞鹤。
十年走吴越,万里行幽燕。
射策屡不售,剩有空囊悬。
一官落儋耳,渡海轩吟肩。
官卑人自高,学正斋乃偏。
炎天不飞雪,寒在先生毡。
松醪酌椰瓢,持以酹三贤。
此时诗益佳,骨格殊苍然。
岂惟吟土风,民瘼尤拳拳。
平生稷契怀,自信穷益坚。
曰归曾几时,世界屡变迁。
颇闻炎海中,奇甸垂蛟涎。
灶鼍不可梁,欲济何能前?
故山久栖迟,将老诗人间。
一卷聊自娱,堂堂惜流年。
手热海南沉,烟结郁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