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赋山房一味清,沉吟旧梦转多情。
千山万水迷归路,羞照秋霜鬓数茎。
曾赋山房一味清,沉吟旧梦转多情。
千山万水迷归路,羞照秋霜鬓数茎。
这首诗《除夜感怀》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
首句“曾赋山房一味清”,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山中小屋中静谧的生活,那是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宁静。这里的“清”不仅指环境的清幽,更蕴含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次句“沉吟旧梦转多情”,诗人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情感变得丰富而复杂。这里的“旧梦”可能是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可能包含了对某些人或事的深深眷恋,情感从最初的平静逐渐转化为多情。
第三句“千山万水迷归路”,随着思绪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面对“千山万水”的比喻,仿佛是在说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迷归路”则表达了对自我定位和人生方向的迷茫与困惑。
最后一句“羞照秋霜鬓数茎”,诗人以年华老去的自然现象自喻,感叹岁月不饶人,青春不再。这里的“秋霜”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而“数茎”则具体化了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诗人以“羞”字表达了一种既无奈又略带自嘲的情绪,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感怀之作,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引人深思。
闽江闽山相对青,照人肝胆寒如冰。
路旁修松夹古桂,风鼓吟髭月随袂。
君来莱衣我独无,此乐不能与之俱。
老夫耄矣君年少,喜见功名将远到。
归欤归欤盍归欤,长途玉汝千金躯。
来秋来作广寒客,相携醉舞红尘陌。
有声且勿吞,有泪且勿倾。
声吞断人肠,泪倾草不生。
万事有反覆,天地终无情。
斩方以为轮,平地生九折。
锻剑使绕指,青萍化为血。
筋骸束未贯,光景电露灭。
我俗竟此曲,此曲能颓山。
奉君一卮酒,已矣当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