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楼船不见还,茂陵松柏亦摧残。
区区恩赦何为者,也向离宫学炼丹。
徐福楼船不见还,茂陵松柏亦摧残。
区区恩赦何为者,也向离宫学炼丹。
这首诗名为《离宫》,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诗中通过“徐福楼船不见还”这一典故,引出了对历史人物徐福的追思与感慨。徐福,传说中秦始皇派遣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使者,其楼船远航后便再无音讯,这里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惋惜。
接着,“茂陵松柏亦摧残”一句,将笔触转向自然景观,茂陵作为帝王陵寝,其周围的松柏象征着庄重与永恒,然而却在岁月流转中逐渐凋零,暗喻历史的无情与变迁。这种对比,强化了时间流逝和人事沧桑的主题。
“区区恩赦何为者”,诗人在此发出疑问,对于那些看似宽宏大量的“恩赦”,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仅是对历史现象的反思,也是对人性与权力关系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也向离宫学炼丹”一句,以讽刺的口吻,将目光投向了帝王们追求长生不老的荒谬行为。离宫,本是帝王享受奢华生活的场所,而“学炼丹”则象征着他们对生命永恒的渴望。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欲望与虚妄追求的批判。
综上所述,《离宫》一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观、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权力与欲望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南楚青春异,暄寒早早分。
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正月蜂相见,非时鸟共闻。
杖藜妨跃马,不是故离群。
深嶂多幽景,闲居野兴清。
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
石面横琴坐,松阴采药行。
超然尘事外,不似绊浮名。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
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
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
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
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
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
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
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
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
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朱陈村》【唐·白居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hI5mWp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