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满前池,清风漾碧漪。
野人时弄水,惟有白云知。
一水满前池,清风漾碧漪。
野人时弄水,惟有白云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涵碧池的静谧之美。诗人以“一水满前池,清风漾碧漪”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环境之中。水满前池,不仅描绘了池水盈满的状态,也暗示了水源充沛,生态丰富。清风拂过水面,荡起层层碧波,既表现了水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机。
接着,“野人时弄水,惟有白云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意境。这里的“野人”,并非贬义,而是指与自然亲近、生活简朴的人。他们偶尔在水中嬉戏,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而“惟有白云知”,则赋予了这份宁静与和谐以更深层次的意义——只有白云,这天空中最纯净的存在,才能真正理解这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之美。白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纯净心灵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涵碧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
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
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
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
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
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幽居百无营,孤坐若假寐。
根尘两相接,逆流就一意。
意念纷无端,中止不及地。
寂然了无觉,乃造真实际。
百川入沧溟,众水皆一味。
止为潭渊深,动作涛澜起。
动止初何心,乃遇适然耳。
吾心未尝劳,万物将自理。
新年乐事叹何曾,闭閤烧香一病僧。
未忍便倾浇别酒,且来同看照愁灯。
颍鱼跃处新亭近,湖雪消时画舫升。
祇恐樽前无此客,清诗还有士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