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日暮行人少,淮扬古渡闻啼鸟。
閒云来去数峰青,极浦寒烟浮树杪。
岸阔潮平一雁过,木兰舟荡采莲歌。
荒村渔火半明灭,新月如钩映薜萝。
忽闻野寺疏钟动,芦苇簌簌江风送。
徘徊枕上意如何,城笳吹起江南梦。
长林日暮行人少,淮扬古渡闻啼鸟。
閒云来去数峰青,极浦寒烟浮树杪。
岸阔潮平一雁过,木兰舟荡采莲歌。
荒村渔火半明灭,新月如钩映薜萝。
忽闻野寺疏钟动,芦苇簌簌江风送。
徘徊枕上意如何,城笳吹起江南梦。
这首《扬州野泊》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扬州郊外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长林日暮行人少”,描绘了傍晚时分,长满树木的林间,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淮扬古渡闻啼鸟”一句,通过远处渡口传来的鸟鸣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閒云来去数峰青,极浦寒烟浮树杪。”这两句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远处山峰在悠闲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青翠,而近处的水面上,寒烟轻绕,与树梢相接,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岸阔潮平一雁过,木兰舟荡采莲歌。”这两句转而聚焦于岸边,一只大雁自远方飞过,木兰舟上传来采莲人的歌声,动静结合,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荒村渔火半明灭,新月如钩映薜萝。”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小村庄中,渔火在夜色中时隐时现,新月如钩般挂在空中,映照在藤蔓和树叶上,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夜晚扬州郊外的独特魅力。
如此清宵,雨雨风风,更长自支。
想云波涨晓,寒侵素袜,花魂泣夜,怨入灵旗。
阆苑烟凉,瑶台玉瘦,莫道人间总不知。
淋铃苦,怅灯前坐久,帐里来迟。相逢待诉相思。
但跨鹤、仙山袖便携。
奈杭州衫色,空沾酒晕,河阳帽影,尚恋愁丝。
绛蜡双心,红霞一口,君问归期未有期。
知何日,是香盟证处,好梦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