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旬月,穷愁泥杀人。
花心向默默,柳眼对津津。
冻笔虫书懒,洪炉兽炭亲。
自从元日起,无日见阳春。
阴雨连旬月,穷愁泥杀人。
花心向默默,柳眼对津津。
冻笔虫书懒,洪炉兽炭亲。
自从元日起,无日见阳春。
这首诗《春寒》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描绘了春寒料峭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阴雨连旬月,穷愁泥杀人”以阴雨绵绵、连续多日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正经历着生活的困顿与精神的疲惫,仿佛连绵不绝的雨水将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颔联“花心向默默,柳眼对津津”运用拟人手法,将静默的花心与活泼的柳眼对比,一方面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另一方面也反衬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落寞。
颈联“冻笔虫书懒,洪炉兽炭亲”则通过书写工具和取暖方式的变化,反映了诗人面对寒冷时的慵懒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温暖的渴望。这里“冻笔”与“虫书”对应,“洪炉”与“兽炭”相对,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自从元日起,无日见阳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春节开始,一直到此时,诗人始终未能见到温暖的春天。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也暗含了对生活困境中寻找希望的渴望。
整体而言,《春寒》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艺苑昭词彩,经筵味道醇。
纵横随缓颊,踊跃执蒙轮。
博学通幽隐,奇才迈等伦。
故当称俊伟,未足静风尘。
何术兴王室,中原有世臣。
云龙遘嘉会,花叶茂长春。
上下承恩远,东西出将频。
英声蜚汉楚,威德洽周秦。
严警驱貔虎,雅歌集凤麟。
灵襟澄瀚海,汎爱到穷鳞。
贱子能安命,虚名讵起身。
商山深欲隐,宛马到何神。
恍惚三生梦,朝昏九死邻。
帅师回烈焰,习坎得通津。
花气薰兰阁,麻衣拂绣茵。
晨炊优岁计,春服趁时新。
迁逝同王粲,贤良愧郤诜。
散才那致此,遇物见行仁。
报德知无地,修身益自珍。
抱孙闻有喜,麟趾颂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