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复何夕,皎皎明月光。
酌酒登高楼,岂不怀故乡。
欲驾车无輗,欲济河无航。
仰视云汉间,迢迢参与商。
悲风西北来,越鸟东南翔。
援琴不成曲,清泪沾衣裳。
今夕复何夕,皎皎明月光。
酌酒登高楼,岂不怀故乡。
欲驾车无輗,欲济河无航。
仰视云汉间,迢迢参与商。
悲风西北来,越鸟东南翔。
援琴不成曲,清泪沾衣裳。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杂诗(其二)》描绘了一幅夜晚登高思乡的画面。开篇以“今夕复何夕,皎皎明月光”起兴,营造出明亮而寂寥的夜景,诗人借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接着,“酌酒登高楼,岂不怀故乡”表达了诗人饮酒望远,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欲驾车无輗,欲济河无航”运用了象征手法,喻指诗人身处异乡,如同驾车无轮,渡河无舟,难以回到心之所向的故乡。接下来,“仰视云汉间,迢迢参与商”通过描绘银河中的参宿与商星遥遥相望,暗示了诗人与故乡的距离遥远,如同天各一方。
“悲风西北来,越鸟东南翔”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北风吹过,南飞的鸟儿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最后,“援琴不成曲,清泪沾衣裳”以琴声不成调和泪水涟涟,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现实中的无奈之感。
秋老楚天阔,光粲极南星。
郁葱瑞霭浮动,湘水舞湘灵。
方启流虹华旦,恰值绂麟弥月,嘉会庆千龄。
维岳降神处,玉印注长生。衣衮绣,袍练鹊,纽双萦。
民气和乐,雁到回地作欢声。
楚观连天境界,四景撩人风物,身世自蓬瀛。
剩酌金貂醁,飞诏到临蒸。
君同黄鹄游海峤,我学白云归帝乡。
已爱健翅自鼓舞,谁怜孤影犹飘扬。
字得相从在霄汉,于今留滞嗟絷缰。
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