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纯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越夕乃至而季通德功亦自山北来会赋诗记事以云卧衣裳冷分韵赋诗得冷字》
《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纯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越夕乃至而季通德功亦自山北来会赋诗记事以云卧衣裳冷分韵赋诗得冷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端筴得幽贞,考槃寄兹岭。

未成长往计,抱恨中耿耿。

秋风吹庭树,遥夜枕席冷。

感彼岁序移,慨此心事永。

明晨发孤兴,趣驾向绝境。

跻攀力虽倦,想象意逾骋。

云山一以眺,俯仰疑倒景。

检校石田收,眷恋茅屋静。

淹留复未遂,外物愧张邴。

珍重同来人,妙语各清整。

击节三叹馀,超然得深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淳熙戊戌年七月二十九日与友人一同攀登屏山西侧至云谷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

首句“端筴得幽贞,考槃寄兹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选择在山岭间寻找一片幽静之地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然而,“未成长往计,抱恨中耿耿”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能实现长久隐居计划的遗憾与不甘。

接着,“秋风吹庭树,遥夜枕席冷”描绘了夜晚在山中独处时的清冷与孤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感慨于季节的更迭,岁月的流逝,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明晨发孤兴,趣驾向绝境”展现了诗人清晨出发,前往未知的远方,充满探险与期待的心情。“跻攀力虽倦,想象意逾骋”则描述了登山过程中的疲惫与坚持,以及在心中对美好景色的无限憧憬。

“云山一以眺,俯仰疑倒景”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云雾缭绕的山峦,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俯仰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检校石田收,眷恋茅屋静”则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尊重与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怀念着家乡的宁静与温暖。

“淹留复未遂,外物愧张邴”流露出诗人对于未能长久停留在此地的遗憾,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像张邴那样淡泊名利、超脱世俗感到惭愧。“珍重同来人,妙语各清整”表达了诗人对同行友人的感激与敬佩,赞美他们言辞之雅致,心灵之纯净。

最后,“击节三叹馀,超然得深省”总结了这次登山之旅的感悟,诗人通过这次经历,不仅欣赏到了自然之美,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深刻的反省与提升。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鹊桥仙·青林雨歇

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绿阴庭院。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宝钗无据,玉琴难托,合造一襟幽怨。
云窗雾阁事茫茫,试与问、杏梁双燕。

(0)

西河·天似洗

天似洗。
残秋未有寒意。
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
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
少年事,成梦里。
客愁付与流水。
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
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
想悠悠千古兴废。
此地阅人多矣。
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
目送蜚鸿归天际。

(0)

感皇恩·骑鹤上扬州

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
拈起诗人旧公案。
看山看水,此去胜游须遍。
烦君收拾取,归吟卷。
少日风流,暮年萧散。
佳处何妨小留款。
沙河塘上,落日绣帘争卷。
也须拂拭起,看花眼。

(0)

南柯子/南歌子 丁酉清明

天上传新火,人间试袷衣。
定巢新燕觅香泥。
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
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
粉痕销淡锦书稀。
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0)

蝶恋花·蜡尽江南梅发後

腊尽江南梅发后。
万点黄金,娇眼初窥牖。
曾见渭城人劝酒。
嫩条轻拂传杯手。
料峭东风寒欲透。
暗点轻烟,便觉添疏秀。
莫道故人今白首。
人虽有故心无旧。

(0)

蝶恋花·寂寞春残花谢後

寂莫春残花谢后。
落絮轻盈,点点穿风牖。
浓绿阴中人卖酒。
凉生午扇都停手。
叶密啼莺飞不透。
要咏清姿,除是凭才秀。
往日周郎为唱首。
今将高韵重翻旧。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