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山头垒石磷,心常依处地常神。
雨查达复晴查达,土偶人嗤木偶人。
引马折旋嗔莫犯,从禽屡获福还申。
春秋报赛虽荒略,依约犹存土鼓豳。
路口山头垒石磷,心常依处地常神。
雨查达复晴查达,土偶人嗤木偶人。
引马折旋嗔莫犯,从禽屡获福还申。
春秋报赛虽荒略,依约犹存土鼓豳。
这首诗描绘了蒙古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路口山头垒石磷,心常依处地常神",开篇即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蒙古地区常见的鄂博(祭坛)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与依赖。"雨查达复晴查达,土偶人嗤木偶人",通过对比自然现象与人类行为,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活动的相对性。"引马折旋嗔莫犯,从禽屡获福还申",描述了牧民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狩猎活动的重视。最后两句"春秋报赛虽荒略,依约犹存土鼓豳",则体现了蒙古地区在季节变换时举行的祭祀活动,尽管形式可能显得简陋,但其中蕴含的传统和文化价值依然被尊重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蒙古地区的独特风俗,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