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何彦清梅诗二绝用韵颇严诸公相率同和·其二》
《何彦清梅诗二绝用韵颇严诸公相率同和·其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只把南枝作雪看,一般风韵照人寒。

当年儿女还知此,定借君来答谢安。

(0)
注释
南枝:南方的树枝,这里可能暗指梅花,因其在冬季开放,有时被比喻为雪。
雪看:将南枝比作雪,形容其洁白无瑕。
风韵:指事物的神韵、风采。
照人寒:形容南枝的风韵给人带来的寒冷感觉,也暗示其清冷孤傲。
当年儿女:指过去的人们,这里的儿女泛指人们。
还知此:知道这种南枝如雪的意象。
定借君:必定会借这南枝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回应。
答谢安:谢安,东晋名臣,这里可能是借用来象征有品味、懂得欣赏的人。
翻译
只当作那南枝是雪景一般欣赏
同样清冷的风韵映照着人的肌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何彦清梅诗二绝用韵颇严诸公相率同和(其二)》。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只把南枝作雪看”一句中,“南枝”指的是梅花,诗人将其比作雪花,这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梅花的洁白和高雅,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同时,用“雪”来比喻梅花,也让人联想到寒冷与纯净。

“一般风韵照人寒”这句,通过“一般”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普遍性和高度赞赏,而“风韵”则是指梅花所散发出的清香和高雅的情趣。这里的“照人寒”,既可以理解为梅花的美丽让人感到心灵的凉爽,也可以解读为诗人通过描写梅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冷。

“当年儿女还知此”一句,诗人提及过去的友情与共鸣。这里的“儿女”,在古代文学中往往用来指代朋友或同辈,诗人通过这一点强调了对旧日朋友的情感记忆。

最后,“定借君来答谢安”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通过这首诗向昔日的友人们传达自己的思念和问候。这里的“借君”,是指通过诗歌来传递情感,而“答谢安”,则是在表明对朋友平安无事的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在艺术上的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梅花为媒介,寄寓了诗人的怀旧之情与友谊的情感,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山行杂诗二首·其一

太行元气老洪濛,草树风前带润容。

山色只宜差远看,近移空翠上高峰。

(0)

清明后一日雨中招林韩李三君子小酌且为梨花洗妆

花满金罍酒满樽,一杯欢饮得佳宾。

近年乐事无今岁,此际閒身有几人。

禄美胜于三品料,腊香清彻六根尘。

风檐数点催妆雨,办与梨花作好春。

(0)

开平晚归

龙首冈边野草深,秋风滦水动归心。

百年蓬巷开圭窦,一日恩光照士林。

吟鬓有光浮镜玉,家书封喜认泥金。

料应晓月帘栊底,乾鹊飞来报好音。

(0)

次韵答王国范

薄寒孤影澹黄昏,步出空斋自掩门。

霜落池萍清见底,风彫庭树静归根。

天高雁去人千里,江阔乌惊月一痕。

两国音尘俱断绝,几年怀抱与谁论?

(0)

听角行

疏星澹不芒,破月冷无色。

千年塞下曲,忽向窗中得。

当空劲作六龙嘶,四海一声天地寂。

长呼渺渺振长风,引起浮云却无力。

此声谁谓非恶声,借问何人有长策。

汉家有客北海北,节毛落尽头毛白。

听此空令双泪垂,中原雁断无消息。

南枝越鸟莫惊飞,牢落天涯永相失。

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

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

(0)

重午客中三首·其三

令节殊方客,虚楼暮雨时。

何心吟铸镜,予发欲成丝。

昌歜谁浮玉,芳醪且满卮。

今朝羁旅思,更用独醒为。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