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犹未晞,残月挂高树。
客子夜不眠,呼童问前路。
山深蹊径幽,蔓草被清露。
跨水一桥横,疏星明古渡。
遥闻叱牛声,人在云深处。
东方犹未晞,残月挂高树。
客子夜不眠,呼童问前路。
山深蹊径幽,蔓草被清露。
跨水一桥横,疏星明古渡。
遥闻叱牛声,人在云深处。
这首清代诗人王赓言的《早行》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画面。首句“东方犹未晞”写出了黎明前的微光熹微,暗示出行时间尚早。"残月挂高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未尽的氛围,月光洒在高枝上,显得孤独而冷清。
"客子夜不眠,呼童问前路",诗人以客子的身份,表达了旅人因早行而难以入眠,只能唤醒童子询问前行的道路,流露出旅途的不安与期待。接下来的两句,“山深蹊径幽,蔓草被清露”,通过描绘山路的深远、小径的幽静和蔓草上的露珠,展现了早行时的寂静与清新。
"跨水一桥横,疏星明古渡",诗人笔触转向眼前景致,一条横跨溪流的桥梁映入眼帘,稀疏的星星照亮了古老的渡口,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色彩。最后一句“遥闻叱牛声,人在云深处”,以远处传来的牛鸣声,以及云雾缭绕中的人影,收束全诗,给人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早行者的孤独与远方的召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行时的景色和心境,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黄尘赤日无南北,平田见土不见麦。
秋麦垂垂尽枯死,春麦虽青不盈咫。
秋田种少未种多,田家四顾无妻子。
官河水浅舟不行,漕舟不载雨州名。
河西钞关坐不税,太仓粳稻何时至。
一春无雨过半夏,贫民望雨如望赦。
安得一雨如悬河,坐令愁怨成欢歌。
我行虽难奈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