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丑岁与德载相别辛巳复会于颍相视而叹仍蒙先惠佳句谨次韵》
《丁丑岁与德载相别辛巳复会于颍相视而叹仍蒙先惠佳句谨次韵》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入修门一见春,衰容仍是卧漳滨。

归来未解累囚服,挥去真同下坂轮。

痛饮久无连夜醉,白头何啻二毛新。

□□□□□□□,□□□□□□□。

(0)
翻译
再次踏入修门见到春天,衰老的面容仍病卧在漳水边。
回家后仍未脱下囚徒的衣服,挥手告别就像下坡的车轮无法停留。
长时间痛饮却不再有彻夜沉醉,满头白发新增添的不只是两三分。
未知的未来如同迷雾笼罩,心中忧虑难以言表
注释
重入:再次进入。
修门:指代某处门或特定的地方。
春:春天。
衰容:衰老的面容。
卧漳滨:形容病态地躺在漳水边。
归来:返回家中。
累囚服:囚犯穿的衣服,比喻困境或束缚。
挥去:挥手告别。
下坂轮:下坡的车轮,比喻无法停留或无法回头。
痛饮:痛快饮酒。
连夜醉:彻夜沉醉。
白头:指头发变白。
二毛新:新增添的白发,古时称白发为二毛。
□□□□:此处缺失文字,以□表示。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重返故地,与旧友重逢的场景。开篇两句“重入修门一见春,衰容仍是卧漳滨”表达了时间流转,岁月沧桑之感,诗人的容颜已经有所改变,但依旧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归来未解累囚服,挥去真同下坂轮”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归来的心境,虽未脱去世俗的羁绊,但内心仍与朋友之间的情谊相通,能够一笑置之,如同轻松驾驭下山的车轮。

“痛饮久无连夜醉,白头何啻二毛新”此两句通过对饮酒和年华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尽管长时间没有彻夜饮酒至醉,但白发如霜,岁月在脸颊留下深刻印记。

接下来两句“□□□□□□□,□□□□□□□”因缺失原文内容,不便作深入解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时光以及生命轨迹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哲思。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和区几蘧大参席上之作

暮倚云林第几峰,霜天如水蘸芙蓉。

萧骚畅饮偏宜月,慷慨舒怀共听松。

阃外只今须燕颔,师中何日静狼烽。

凭君素抱匡时略。借箸樽前意转浓。

(0)

予告南还过坐周在调总河署中赋赠

经纶行地命司空,开府东南节镇雄。

万艘输漕长利涉,百僚贞度远从风。

川舟我却惭商赉,疏瀹君能绍禹功。

别去应随云水伴,翘看勋业佐綦隆。

(0)

秋日喜吴光卿孝廉至招同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黎有道山人小集·其一

相隔频音问,相逢是帝乡。

风尘怜客况,词赋满书囊。

霜叶留馀绿,篱花绽早黄。

东山秋色好,到此可能将。

(0)

挽刘约我孝廉

龙文干象纬,豹隐谢天阍。

怀玉非遭刖,诛茅自避喧。

声名传谷口,车辙满夷门。

过酒聊供客,带经时灌园。

琴书兴不薄,丘壑道常尊。

高谊千秋失,通家两世存。

交情惟竹素,被服狎兰荪。

短棹春同倚,寒檠夜对言。

萍从章水散,星竟少微昏。

久别犹萦梦,初闻欲怆魂。

音容还几席,文史但儿孙。

旧砌芝方茂,新阡草已繁。

树明留故剑,尘暗怆游轩。

万里生刍泪,经年渍絮樽。

那堪重到日,江路听清猿。

(0)

自光州至麻城山行即事

浃月苦行役,今朝履楚郊。

不殊霜雪厉,渐觉语音譊。

曲涧连冰断,危峦带雾凹。

才分一径入,多是两峰交。

历险盘千磴,分彊似二崤。

冬林无荟蔚,古驿有蟏蛸。

处处灵均泽,家家宋玉茅。

寒凋残柳线,涛怒老松梢。

岩峭杉相倚,风来竹自敲。

翻嫌人境寂,转怕鸟声呶。

冒瘴宜红友,探春见绿苞。

看山吾不厌,游兴病来抛。

(0)

竹下赏花戏作花竹吟效连珠体·其二

花坛竹屿细评章,竹有君兮花有王。

花似含香供竹笑,竹宜输粉助花妆。

不缘竹泪溅花落,刚睹花神对竹狂。

携得花茵和竹榻,看花看竹醉馀觞。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