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王寺》
《天王寺》全文
宋 / 刘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碧为家定化城,书床南偃略相迎。

人间蝶梦正深黑,天上木鱼初发明。

半里好风招隐士,一枝枯竹助闲行。

已惭怀绂无高致,可更标门著姓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王寺的静谧与庄严,以及诗人对这里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首联“金碧为家定化城,书床南偃略相迎”,以“金碧”形容天王寺的辉煌与庄严,如同佛国般神圣。书床南偃,暗示着这里不仅是学习与修行的圣地,也充满了文雅与宁静的气息。诗人仿佛在邀请,让读者一同感受这份宁静与庄严。

颔联“人间蝶梦正深黑,天上木鱼初发明”,对比人间的混沌与天上的清明。人间的梦境比喻世俗生活的迷茫与困惑,而“木鱼初发明”则象征着佛法的觉醒与指引,如同清脆的木鱼声,唤醒沉睡的灵魂,引导人们走向光明。

颈联“半里好风招隐士,一枝枯竹助闲行”,描绘了一幅隐士在微风中漫步的画面。半里的好风,既指自然界的微风,也暗喻心灵的轻盈与自由。一枝枯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坚韧与超脱,是诗人追求闲适与自在生活态度的体现。

尾联“已惭怀绂无高致,可更标门著姓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更高境界的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天王寺独特魅力的向往。即使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这种高雅的氛围,但仍然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迹,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尊重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天王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刘泾

刘泾
朝代:宋

刘泾(1043?~1100?)字巨济,号前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为太学博士。元符末,官至职方郎中。米芾、苏轼之书画友。苏轼答刘泾诗云:“细书千纸杂真行。”鲜于伯机藏杂帖一册,内有刘泾墨帖一纸。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亦工墨竹,以圆笔作叶,成都太智院法堂有松竹画壁各一堵。卒年五十八。《宋史本传、画继、东坡集、云烟过眼录、图绘宝鉴》
猜你喜欢

呈孙都事·其一

朔寒苦积阴,烈风无时休。

况兹在万山,居然抱穷愁。

矫首瞻王明,偏照东南州。

阳春一以布,皇华载咨诹。

感彼草木秀,使我疮痍瘳。

愿安黎庶心,六辔少淹留。

(0)

宝林八咏为别峰同禅师赋·其二应天塔

独上峰颠塔,秋清曙色开。

凭阑望东北,潮向海门来。

(0)

发大都

南阳有布衣,杖策游帝乡。

忧时气激烈,抚事歌慨慷。

天高多霜露,岁晏单衣裳。

执手谢亲友,驱车出塞疆。

云低长城下,木落古道旁。

凭高眺飞鸿,离离尽南翔。

顾我远游子,沈思郁中肠。

更涉桑乾河,照影空彷徨。

(0)

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谔勒哲都元帅四首·其一

秋水沧江日夜清,伤心名将殒东城。

帐中星坠孤儿泣,塞上云愁别部惊。

蜀国犹存诸葛庙,汉王空忆亚夫营。

鄞人共说封侯事,夜雨残镫泪欲倾。

(0)

题崇真宫陈练师壁间竹梅邀倪仲恺同赋

空谷天寒雪如堵,短篷载酒沧江浦。

系船偶傍竹篱边,一树梅花才半吐。

别来京国久相思,梦断愁闻画角吹。

忽见新图写幽趣,令人却忆剡溪时。

寄语南城倪博士,取琴对此弹秋水。

中林月上不须归,共倒清尊醉花底。

(0)

徐老人至

久闻儿辈正匆匆,水国归来一室空。

白日有谁来过我,北邻七十二年翁。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