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为家定化城,书床南偃略相迎。
人间蝶梦正深黑,天上木鱼初发明。
半里好风招隐士,一枝枯竹助闲行。
已惭怀绂无高致,可更标门著姓名。
金碧为家定化城,书床南偃略相迎。
人间蝶梦正深黑,天上木鱼初发明。
半里好风招隐士,一枝枯竹助闲行。
已惭怀绂无高致,可更标门著姓名。
这首诗描绘了天王寺的静谧与庄严,以及诗人对这里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首联“金碧为家定化城,书床南偃略相迎”,以“金碧”形容天王寺的辉煌与庄严,如同佛国般神圣。书床南偃,暗示着这里不仅是学习与修行的圣地,也充满了文雅与宁静的气息。诗人仿佛在邀请,让读者一同感受这份宁静与庄严。
颔联“人间蝶梦正深黑,天上木鱼初发明”,对比人间的混沌与天上的清明。人间的梦境比喻世俗生活的迷茫与困惑,而“木鱼初发明”则象征着佛法的觉醒与指引,如同清脆的木鱼声,唤醒沉睡的灵魂,引导人们走向光明。
颈联“半里好风招隐士,一枝枯竹助闲行”,描绘了一幅隐士在微风中漫步的画面。半里的好风,既指自然界的微风,也暗喻心灵的轻盈与自由。一枝枯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坚韧与超脱,是诗人追求闲适与自在生活态度的体现。
尾联“已惭怀绂无高致,可更标门著姓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更高境界的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天王寺独特魅力的向往。即使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这种高雅的氛围,但仍然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迹,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尊重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天王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南阳有布衣,杖策游帝乡。
忧时气激烈,抚事歌慨慷。
天高多霜露,岁晏单衣裳。
执手谢亲友,驱车出塞疆。
云低长城下,木落古道旁。
凭高眺飞鸿,离离尽南翔。
顾我远游子,沈思郁中肠。
更涉桑乾河,照影空彷徨。
空谷天寒雪如堵,短篷载酒沧江浦。
系船偶傍竹篱边,一树梅花才半吐。
别来京国久相思,梦断愁闻画角吹。
忽见新图写幽趣,令人却忆剡溪时。
寄语南城倪博士,取琴对此弹秋水。
中林月上不须归,共倒清尊醉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