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茫茫,苦海慈航能渡否?
板桥寂寂,春风流水究云何?
尘世茫茫,苦海慈航能渡否?
板桥寂寂,春风流水究云何?
这首挽尼天锦联,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尘世与出世的对比,以及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探求。上联“尘世茫茫,苦海慈航能渡否?”以“尘世”和“苦海”形容人间的苦难与迷茫,而“慈航”则象征着佛教中的慈悲之道,引人思考在无尽的苦难中,是否真的存在一条能够解脱的路径。下联“板桥寂寂,春风流水究云何?”则将画面转向宁静的自然景象,以“板桥”、“春风”、“流水”构成一幅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暗示着即使在寂静中,生命依然有着其独特的韵律与意义。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寻求精神解脱的向往。通过对比尘世的苦难与出世的宁静,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苦乐、自然与超然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仲夏之日十又九,平凉城下晡时后。
阴风吹云变天色,寒气袭人噤人口。
须臾腷膊声满地,怪雹横飞大如斗。
摧车折木不可当,人马辟易逃林薮。
东门宿麦熟未摲,美实离离遍田亩。
就根平削三十里,一穗不存君信否。
道傍老父向人言,此田官种非民有。
欲知种者是何人,两府指挥都督某。
乌乎天道岂梦梦,警戒昭然事非偶。
厚藏多取物斯忌,害盈福谦神所守。
君不见公仪休曾相东鲁,拔却园葵去织妇。
又不见霍将军在汉武时,匈奴未灭家何为。
二十读书通大义,三十结交江海士。
不学寰中一竖儒,宁为世上奇男子。
同游冠盖多如云,佩章绾绶何纷纷。
东序诗书崇四术,汝南节义宗三君。
问君拂衣何太早,知君有亲今已老。
乡梦不离青浦云,归心只在方山道。
城南柳花吹客衣,车骖祖饯生光辉。
共倾浊酒江上别,独携明月山中归。
归来乡井宛如昨,耕石饮泉贫亦乐。
闭户从教水鸟啼,垂帷不省山花落。
达节非关学隐沦,至人舒卷道为邻。
君看古来霄汉上,多是寻常畎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