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凉雹》
《平凉雹》全文
明 / 殷奎   形式: 古风

仲夏之日十又九,平凉城下晡时后。

阴风吹云变天色,寒气袭人噤人口。

须臾腷膊声满地,怪雹横飞大如斗。

摧车折木不可当,人马辟易逃林薮。

东门宿麦熟未摲,美实离离遍田亩。

就根平削三十里,一穗不存君信否。

道傍老父向人言,此田官种非民有。

欲知种者是何人,两府指挥都督某。

乌乎天道岂梦梦,警戒昭然事非偶。

厚藏多取物斯忌,害盈福谦神所守。

君不见公仪休曾相东鲁,拔却园葵去织妇。

又不见霍将军在汉武时,匈奴未灭家何为。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殷奎的《平凉雹》,描绘了一场夏季的雹灾,生动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威力与人类社会的反应。

诗开篇即以“仲夏之日十又九”点出时间背景,紧接着描述了平凉城下的黄昏景象,阴云密布,寒气逼人,预示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雹灾即将降临。通过“怪雹横飞大如斗”、“摧车折木不可当”等形象描绘,展现了雹灾的猛烈和破坏力,人马躲避的情景也凸显了灾情的严重性。

接着,诗人转向对农作物的描写,“东门宿麦熟未摲”,表现了这场雹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是对小麦的破坏,强调了灾情的直接后果。通过“就根平削三十里,一穗不存君信否”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雹灾的毁灭性。

诗中还穿插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过“道傍老父向人言,此田官种非民有”、“欲知种者是何人,两府指挥都督某”等句子,揭示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以及官府在农业管理中的角色。这种反思不仅局限于个人遭遇,更触及到社会制度层面,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

最后,诗人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一是公仪休拒绝接受百姓送来的葵菜,二是霍将军在匈奴未灭之前不考虑家事,以此来警示人们应遵循天道,避免贪婪,强调了道德与自然法则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殷奎
朝代:明   字:孝章   号:强斋   籍贯:苏州府昆山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猜你喜欢

戌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闻而悲之为作绝句

夜静孤村闻笛声,溪头月落欲三更。
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

(0)

雪晴欲出而路泞未通戏作

雪消重作雨,冰释又成泥。
已败筇枝兴,高眠听午鸡。

(0)

雪中寻梅

莫遣扁舟兴尽回,正须冲雪看江梅。
楚人原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来!

(0)

焉耆行

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平沙风急卷寒蓬,天似穹庐月如水。
大胡太息小胡悲,投鞍欲眠且复起。
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

(0)

杨庭秀寄南海集

飞卿数阕峤南曲,不许刘郎夸竹枝。
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

(0)

夜阅箧中书偶得李德远数帖因思昔相从时所言

早岁传闻月旦评,殿门邂逅眼偏明。
当时一坐推谈止,今日丛林见话行。
老卧烟村身偶在,夜开蠹纸泪如倾。
岂知三十余年後,河洛胡尘讫未平?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