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曾作太平民,说著花时泪湿巾。
风雨差池桃杏过,山林牢落鸟乌亲。
书中闷见伤心事,画里思逢避世人。
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
寻春曾作太平民,说著花时泪湿巾。
风雨差池桃杏过,山林牢落鸟乌亲。
书中闷见伤心事,画里思逢避世人。
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
这首宋诗《暮春书怀寄董正翁寺正》是舒岳祥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太平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首句“寻春曾作太平民”回忆了过去的和平生活,诗人曾是其中一员,对花开时节充满情感。然而,“说著花时泪湿巾”一句揭示了诗人如今心境的落寞,提到花期却只能以泪洗面。
“风雨差池桃杏过”描绘了风雨中花朵凋零的景象,暗示了世事变迁,人事无常。“山林牢落鸟乌亲”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落寞,鸟儿都选择亲近山林,而诗人却感到疏离。
“书中闷见伤心事,画里思逢避世人”两句,诗人通过读书和赏画寻求慰藉,但书中之事让他更添愁绪,画中的隐士形象仿佛在逃避现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逃避。
最后,“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他们已经退隐山林,诗人渴望能有相似的生活环境,与自然为邻,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下河十岁九被涝,今年洪水乃异常。
五坝平分势未杀,高堰一线危骑墙。
宝应高邮受水地,通运一望成汪洋。
车逻疏泄涨莫禦,河臣束手无良方。
秋风西北势复暴,遂致冲溃田禾伤。
哀哉吾民罹昏垫,麦收何救西成荒。
截漕出帑敕大吏,无遗宁滥丁宁详。
百千无过救十一,何如多稼歌丰穰。
旧闻河徙夺淮地,自兹水患恒南方。
复古去患言岂易,惄焉南望心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