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缟带步摇冠,谁遣瑶姬下广寒。
默侍先生浑不语,风枝时听佩珊珊。
云裳缟带步摇冠,谁遣瑶姬下广寒。
默侍先生浑不语,风枝时听佩珊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与仙子的和谐共处。首句“云裳缟带步摇冠”,运用了华丽的比喻,将梅花比作仙子所穿的云裳和缟带,以及头上的步摇冠,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高洁与华美。接着,“谁遣瑶姬下广寒”一句,借瑶姬(传说中的仙女)降临人间,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默侍先生浑不语”则转而描写诗人对梅花的恭敬与沉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最后,“风枝时听佩珊珊”以风中梅花轻摇的姿态,以及偶尔传来的清脆佩环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吸,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柳稍雪尽,正东风淡迤沱,金芽初绽。
望得春来人又去,空镇翠苔深院。
镜匣微开,帘钩反挂,尽日销香篆。
早梅开了,隔窗鹦鹉惊唤。
教我换取春衣,小衿秃袖,端的谁裁剪。
原是沈腰,今更瘦、宝玦频移带眼。
暗想佳人,罗衾昼拥,也自看春懒。
待将书寄,问他眉黛深浅。
久矣诗名著。记常从、屏间纸上,诵君佳句。
作客荒乡多岁月,竟乏平生一晤。
恰今日、芜城方遇。
把酒看花欢笑极,惜轻帆、又指湘江路。
是魏武,横戈处。好凭彩笔怀千古。
更殊方、有人酬倡,弟兄欢聚。
只是尊前新旧雨,添了许多离绪。
君暂住、为君细语。
此别虽怜千里外,尚南飞、鸿雁书堪附。
莫更过,衡阳去。
谷旦迎长至,昌期应大来。
复临三极转,泰履一阳回。
建子周为历,书云鲁有台。
严凝初地拆,寥落乍天开。
金翼驰南陆,璇衡指北垓。
乾坤终不改,日月故相催。
广漠占风远,元冥识气该。
荔生乘岁亚,梅敛待春魁。
真宰殊堪信,浮生漫自哀。
有为皆骈拇,不尽是枯荄。
半世吾将老,两仪尔更孩。
斋居探混沌,兀坐辟喧豗。
淡取匏樽酌,寒将炉火煨。
忝亲多夙夜,报国少涓埃。
久分鱼鸥侣,都忘鹓鹭陪。
懒疑能惜病,拙敢望怜才。
意气消三鼓,行藏滞一雷。
绪添同绣线,名断异葭灰。
冰雪馀心在,风霜任鬓摧。
尽看时辈弃,合付彼苍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