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昔有渊明,罗浮今有伯声。
千古共抱一石,两人同种三生。
柴桑昔有渊明,罗浮今有伯声。
千古共抱一石,两人同种三生。
此诗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题为《题韩伯声涉趣园八景(其六)欣期石》。诗中以“柴桑昔有渊明,罗浮今有伯声”开篇,巧妙地将古代诗人陶渊明与当代文人韩伯声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韩伯声艺术成就的赞誉。接着,“千古共抱一石,两人同种三生”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韩伯声与陶渊明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境界联系起来,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韩伯声艺术造诣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作品深邃内涵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到见解。
道在常人,日用之间,人自不知。
柰丛识纷纷,红尘衮衮,灵源不定,心月无辉。
人我山高,是非海阔,一切掀翻便造微。
诸贤眷,听清庵设喻,切勿狐疑。先将清净为基。
用静定为庵自住持。
以中为门户,正为床榻,诚为径路,敬作藩篱。
卑顺和人,谦恭接物,服食兴居弗可违。
常行此,若工夫不闲,直入无为。
三元秘秋水,微密实难量。
米分清浊,天地人物一包藏。
一乃太玄真水,二气由兹运化,三极理全彰。
上下降升妙,根本在中黄。兔怀胎,牛喘月,蚌含光。
人明此理,倒提斗柄戽银潢。
绝断曹溪一派,掀倒蓬莱三岛,无处不仙乡。
谁为白兰谷,安寝感羲皇。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
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
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
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
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
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
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
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勇退归来,一担乾坤,十年息肩。
柰东山安石,岂容高卧,洛中司马,须再调元。
车拥蒲轮,杖扶灵寿,琴瑟更张为解弦。
人都道,果功成霖雨,泽润无边。河汾闲气生贤。
算甲子、才同绛县年。
更太公八十,出膺熊虎,武公九十,入戴貂蝉。
梅信春香,槐阶日暖,数到庄椿岁八千。
持杯寿,寿文章宰相,廊庙神仙。